张昊:白首穷经,砥砺前行
走访同学:梁鑫
校友简介:
张昊,男,2005年至2008就读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华为上海研究部。目前担任大唐移动算法工程师一职。
把握时机,善假于物
“兼容并包”,这是复旦给张昊学长在初来之时留下的印象。“当初选择复旦,除了因为复旦有良好的求学氛围和基础,还因为在复旦,学生不仅仅可以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还有很多讲座活动以及社团组织,这些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很多领域。”张昊学长认为,我们在学校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扩展自己的眼界,而不是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工作。张昊学长提到,自己曾在学院团学联开展学生工作的经历,既结交了许多朋友的同时,也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也是许多工科生所欠缺的。对于通信专业来说,虽然工作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能力,但平时工作中会有很多需要和主管沟通的情况出现,只有沟通之后自己才会明确整个团队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否则的话可能会有你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与团队的目标不一致而无法使用,所以如何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说明清楚也十分重要。
夯实基础,磨砺以须
“研究生与本科生跟研究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立性和主动性的改变。”张昊学长谈到,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只是单纯性地完成课程学习,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机会很少。而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之余,需要在科研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方式也从本科时“被灌输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研究。
在采访的过程中,张昊学长多次提到主动学习,认为许多在校学到的知识无法直接应用于工作中,很多时候都是边做边学,所以学校主要培养的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习惯。并以自己为例,强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我起初在华为做WCDMA的物理层算法方面的工作,后来因为项目迁到了成都,我于是从无线部门转到了终端部门。而我当时对终端射频方面的工作没有那么了解,所以最开始压力也是比较大的。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平时主动地学习来补充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其实工作中的有些答案在看过书之后很容易就会得到,但自己摸索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人在毕业之后只满足于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很多时候忘记去进行学习。但这样在三年五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大多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自己在能力上并没有太多的进步。所以主动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
“成就需要长时间积累”
张昊学长谈到,复旦学生其他学校学生相比学习能力相对更强,眼界更加开阔。但是优势之外,复旦学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以通信专业为例,复旦学生会存在不能够沉下心来钻研去某件事或在某一领域坚持很长时间的情况。大家可能会跟随大流,认为哪方面热门就去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如果在校时的研究方向在毕业之后,和其他行业相比,获取财富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会放弃之前所学,转而投身于赚钱更多的行业之中。但许多事无法一蹴而就,成就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从业时眼光需要放长远,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审时度势,把握未来
对于毕业后直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张昊学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关于深造,他认为和硕士相比,博士更需要自己静下心来做一些研究,如果自己对于科研兴趣非常大,或者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话,其实完全可以走读博这条路。如果自己的心态比较浮躁,或者家庭条件一般,需要考虑到家庭负担的话,可以考虑毕业后直接就业。关于就业该如何选择,张昊学长认为虽然阿里巴巴、华为之类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作压力会比较大,但相对福利待遇和发展平台会更好,之后的机会也会更大。所以对于未来的选择,关键在于个人的目标和自身情况相结合。
最后谈到行业发展,张昊学长认为每个行业都存在一个从刚开始发展上升,然后到达一个波峰,最后再逐渐趋于平稳的过程。目前包括通信行业的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目前已处于较为平稳的阶段,今后的发展可能会趋于缓和。而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芯片等方面可能在之后几年会有比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