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同学:李逸凡
孙家骏校友为复旦大学法学院2007级法律硕士,现就职于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在此次访谈过程中,孙学长分别从校园岁月、职场历程以及生活志趣三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并就此对同学们的校园学习、求职准备以及人生规划给出了自己的诚挚建议。
一、青葱校园
谈及复旦求学经历,孙学长从专业与地域两方面介绍了选择复旦法律专业的原因。孙学长认为这是一段难以复制的重要经历。因为在他看来,复旦并非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的专业性平台。
首先,复旦本身门类齐全的专业、形式多样的活动都极大开拓着学生的眼界。孙学长本人在校期间就曾作为公派生前往台北交换半年,并获益匪浅。在他看来,这种丰富的经历对一个人年轻时代开阔心胸是极有意义的,而且也极大充实了其求学生涯,丰富了其人生履历。
其次,孙学长至今仍有感于复旦学子对母校深厚的文化认同。无论是校训、校歌还是校园内其他种种人和事,都使复旦学子浸蕴其中,并且不断深化其作为复旦人的归属感、荣誉感与责任感。时至今日,广大校友仍以复旦人这一身份而自豪,同时社会各界对母校的认可度也为广大复旦校友的奋勇拼搏注入了精神力量。
最后,复旦奋发团结的校园氛围也令孙学长印象深刻,在当时的孙学长看来,身边的同学大多勤奋刻苦并且目标明确,因此其在求学过程中也结识了一批挚友,至今仍保有联系。
总之,回顾母校时光,孙学长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校园生活,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开拓自己的能力边界,并且以诚待人,结识到人生中志同道合的伙伴。
二、职场扬帆
在这个阶段,孙学长简单回顾了毕业后十年间的工作经历。从刚毕业时的苏州国发创投到上海的国泰君安,再到如今的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的来说是一个稳步向上的过程,但孙学长认为仍应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
工作中,孙学长认为应该树立的基本态度是要努力做好手中的事情,把握工作主脉络。孙学长以自身为例,介绍自己目前的工作平台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因此他也承担了较大的工作任务,他在管理投资银行部的同时,也要管理着私募基金子公司。在这样的复杂工作中,孙学长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首先是要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债务重组等方面做好公司的品牌建设;其次则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途径支持目前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公司设立时的初心与使命。
同时孙学长也就行业现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自17年开始,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规范化,一个强监管、重市场的新阶段已经来临,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逐渐趋于稳定。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相关行业就业压力加大。孙学长认为我们一方面应立足于自身兴趣点以及行业发展做出择业选择,另一方面也要放平心态,戒骄戒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拘泥于单一的发展路径。
学长就自己的工作经历做出了总结:第一,踏实工作,切忌得陇望蜀。学历背景加成最终还是要建立在个人能力基础之上,打铁尚需自身硬,做好手头工作,方能抓住机遇脱颖而出;第二,就是要保持成长的心态,关注行业变化,建立自身能力优势,从而推动职业生涯的成长;第三,坚持终身学习,知识在不断更新换代,唯有始终坚持学习方能跟上时代步伐。
对于有志于进入金融行业的同学,学长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同学们建立基本的行业认知,对于行业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比如对不同类型的机构的工作内容、平台资源、发展路径就应有所了解。从而在客观评估自己能力的基础上选择理想的机构。其次,要扎实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如各类型的报告撰写能力,相关PPT的制作。在从业初期,这些也会是比较主要的工作内容;再次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尽快完成从学生到金融从业者的身份转变;最后,高含金量的实习经历及相关证书也有着加成作用,对职业发展也有着助力。
三、生活志趣
在日常生活中,尽管工作忙碌,学长也仍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用以调剂生活。同时学长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好奇心,拥抱与包容新事物的发展。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学长看来,平衡好生活与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也是有所区别的。年轻时可能重心更多在工作上,但随着成家立业,相应的会越来越关注家庭。学长建议同学们要做好年轻时的积累,尚有发展空间的时候要坚持奋斗,随着人生阶段的发展再适时调整。
实践感悟:很有幸能成为这次活动的走访人,从而有机会接触到从复旦走出去的杰出校友,并得到其指点。也很感谢受访的孙学长愿意如此坦诚和耐心回答我的问题。笔者从孙学长的身上一方面感受到了作为其复旦人的奋发向上,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复旦学子即使步入社会后,也依旧怀有作为复旦人的归属感、荣誉感以及责任感。相信在一代又一代复旦人的努力与奉献下,复旦大学将会迎来新的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