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基础医学院朱西民:奔流不息的灵魂
走访同学:马甜 董宏天
在本次访谈活动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复旦2011级硕士生朱西民学长。朱西民学长2011年考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攻读神经生物学专业硕士, 2014年毕业后先在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室从事科研助理工作,后转入山东大学科研院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现于山东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任职。
求学之路: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
回忆起在复旦的求学经历,朱西民学长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习惯”:得益于导师严格的科研要求,勤勉成为他研究生生活的主旋律,同时,由于神经生物专业本身对于思维严谨度的要求,读研的经历还培养了他细致认真的思考方式。高效地与他人交流协作,更好地自我完善等都是在复旦求学期间积累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自身性格的完善和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结果不应该是刻意去追求的目标,反而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一点一滴的积累铺就了他满是“享受”的复旦光阴。
职业选择:随水行舟 一如既往
从复旦毕业后,几经辗转,学长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山东。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继续奋战在科研一线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而是进入山东大学科研院开始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能够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相对于以往,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做对研究有意义和价值的事。”谈及职业选择,学长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国内乃至世界知名高校,复旦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平台,我们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还应该早做规划,在综合考虑个人兴趣、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为自己设立长远目标,而后拆解达到目标所需的软硬技能,并利用在复旦学习的时间,扎扎实实地提升自我,这样才能在有更多的职业选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寄语后浪:载一抱素 海纳百川
访谈过程中,学长对复旦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许多珍贵的建议。作为一个太极爱好者,他首先提倡大家运动起来,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消解很多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和烦恼,塑造出强健的体魄和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谈及“自由而无用”,学长饶有兴致:“我认为自由不是散漫,无用也不是没有志向,自由是不拘一格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思维桎梏,创造性的、高效率解决问题,建立更优的方法。无用,是不被一时的、琐碎的、无关紧要的事情束缚,不为名利所困扰,辩证的去看问题、抓住矛盾的关键所在。坚持自我并大胆追求就是复旦给我们的精神。”学长相信,身处当今的时代,信息丰富,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辩证地思考问题,如同海绵一样吸收知识的营养,终究可以博采众长,收获一份踏踏实实的自信。作为一名合格的复旦人,必定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复旦人也应是一名为国为民的“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