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新闻学院吕圣璞:天真是第一生产力

2020-12-02|校友走访


07级新闻学院吕圣璞:天真是第一生产力

  走访同学: 魏雨田,刘惠宇

我们的采访约在了一家西餐厅,吕圣璞学姐走进来的时候,步伐有力,笑意盈盈,我们像是在赴一场老朋友相邀的约。吕圣璞学姐200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现在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担任《新闻夜线》的主编一职。

  

  

1】“复旦新闻是一个理想”

  

高二那年,吕圣璞学姐在复旦校园开放日时前来参观,在新闻学院的摊位上逗留了很久。当时广告系系主任程士安一直拉着她说,小姑娘你很适合读广告系,来读广告系吧。虽然后来选择了传播学,但这份来自复旦新院的热情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三那年,学姐拿到了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等多个offer,家人并不赞同她学新闻,想让她前往香港大学学习当时更为热门的经济学。“如果我做我喜欢的工作,我一定会把它做到100分的好。但是如果我并不喜欢我的工作,哪怕每天是为了一个目标在奋斗,我也没办法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去面对它。所以我要做一个我真正喜爱的工作。”她跟家人协商如果可以考进复旦,就学习新闻。功夫不负有心人,学姐最终成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梦想中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习。

  

第一天来到复旦大学报道的时候,她和同学们拿着地图和选课的书,看着偌大的校园和自由度很高的选课安排,觉得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在书院里上了一年通识教育后回到新闻学院,在屠海明图书馆一楼上自习的时候,只看着“新闻学院”几个大字,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

  

好像是终于和爱的人在一起一样学姐的脸红红的,声音都大了一点。

  

“复旦的整个学习体系,对自己学生时间安排能力以及自主性的培养都是很强的。刚到大学,一下子就没人管,学习全部需要自己去推动安排。学习的方法和以前也不一样。像传播学更多的是以论文为导向,通过论文的课题布置,在探索中学到知识。当时我们有很多开脑洞的项目,这让我可以了解最前沿的一些事物以及媒介的发展。”

  

学姐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另外就是复旦对你的思想方式的改变。老师也都很开放地给你一些表达自己的空间,让你可以跟老师平等地交流和沟通,这种观点的碰撞对于我们开拓眼界以及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有很大帮助,自己的很多价值观也是从这个时候才建立起来的。”

  

除了开放,复旦也给予了学姐学会享受孤独的机会。

  

学姐于2009年至2010年间前往日本参与了早稻田的双学位项目,这次项目,让她第一次切身的体会到独自面对世界的感觉。刚到日本时,大家还会抱团行动,后来由于选课的时间对不上,慢慢就分头行动了。“也是在这段时间我学会怎么样去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去处理工作。这种一个人面对世界、和自己进行对话的能力就是在这时候留下的。”

  

谈及对她影响最大的复旦老师,学姐停了一下,大概过了5秒钟后说道,“我觉得整个新闻学院对我的影响都很大”。在学姐与传播学系的同学们第一次碰面的时候,当时的系主任李双龙老师曾说,“我不希望你在四年后毕业的时候告诉我你的绩点多高,我希望你告诉我的是你去了多少地方、认识了多少朋友、开了多少眼界。我希望你们开开心心地度过在复旦的每一天。

  

朱春阳老师很严格,对论文的要求非常高。“很感谢他当时的严要求,我第一篇写的像样的论文就是通过他的指导”,学姐回忆起,朱老师对本科生就以研究生论文的高标准来要求。因此她在读研期间论文写作过程很顺利,最后获得了市级优秀毕业论文。“这真的是要感谢以前新闻学院对传播学论文的训练。”

  

  

2】“从小就有新闻梦”

  

“从小就有新闻梦”她现在依然很坚定地说出这句话。

  

学姐读高三的时候,电视行业还十分盛行。为了鼓励自己学习,她在书桌上写下:我以后要进SMG。“我是个电视宝宝,从小就爱看电视”。学姐笑着说。后来SMG在招聘时表示他们很需要编辑,但是编辑没有出镜机会,只是一个无名英雄的岗位,并且对策划能力以及文字处理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很多人只想当出镜记者的人拒绝了,她选择留下,从11年进台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

  

最初学姐担任早新闻的编辑,凌晨34点就要起床,早上九点半下班,有着与别人相反的作息,这一年过得很辛苦。一年后,由于表现优异,仅有一年工作经历的她被调至黄金档的夜新闻做编辑,与众多资深编辑共事。“我觉得蛮荣幸的,也蛮惶恐的,怕自己能力还不够。”

  

开始做编辑的时候她也会犯错,做编辑对细心程度要求很高,例如最基础的不可以有错别字。“我是一个很粗心的人,第一个月工作的时候钱全部被扣完了。那时候很丧气,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编辑,还是想做记者,想去外面采访,我以前想做战地记者。”后来当时的上级鼓励她,如果你连错别字都做不好的话,怎么上战场上应对各种各样突发的情况?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应该去想怎么面对眼前的事情。他后来也教她怎么去复盘这些事情,慢慢就克服了。

  

从事直播新闻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困难,直播即意味着不确定性。有一次九点半的新闻,联系好的嘉宾在九点钟反悔,不愿意承担被采访的风险。这就需要迅速判断应该如何去做,换选题还是嘉宾。“在直播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你需要马上做出判断。特别是我现在做了主编,要对整个团队和版面负责,要去判断怎么去挽救意外,这是比较难的一点。”

  

夜新闻每天下班时间是晚上十一点,“像我现在有家庭的话,我基本上是完全见不到自己的孩子。”

  

被问及未来的工作目标时,学姐语速放慢了一些,一边思考一边回答,“因为电视圈还是面临转型的问题。之后还是想着怎么把我们的节目做的年轻化,在年轻人群体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未来考虑找到更多的合作渠道把它拓宽,并且能够把电视转型做好。”

  

  

3】、工作的意义是给人们真相

  

20201月,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霎时间,大家被恐惧和无措所包围。大家对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权威信息变得极度渴求。这次疫情期间,我每天都在上班。我们是第一个约见张文宏的栏目。学姐不无骄傲的说。

  

122日,吕圣璞学姐所负责的《新闻夜线》栏目组,推出了长达近1小时的大版面特别报道,并请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作为嘉宾,一起参与了这场直播,回应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当天的节目,收视率比上年同时段上涨了88%,网络点击率高达1700万次。

  

因为我觉得上海的市民是很关心他所讲的内容的。在这个疫情期间我就越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我每天都在上班,可以感受到观众想要关注的感觉。

  

之后,学姐负责的《新闻夜线》栏目组又邀请了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上海的疫情防控。尽可能的解答公众的疑惑,并且第一时间站出来去回应谣言,学姐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媒体人所应该肩负着的沉甸甸的责任感。

  

因为工作,学姐每天都接触很多高危人群。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就有可能把肆虐的病毒带回家里,可能会影响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面对家里人的不理解,学姐也感觉到无奈,但是依然很坚定,我只能说——我的工作需要我这样,很多人需要在那个时候给他真相。在这个时候就更加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4】“天真是第一生产力

  

除了复旦给予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外,学姐对这份工作的真诚也是支持她一路走来的力量。

  

“我只管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去想太多的人际关系。”在学姐看来,她的工作也比较“简单”,不需要出去应酬。她用真诚去邀请嘉宾,告知他们今天需要做的东西,如果有不方便回答的问题再进行沟通商量,用最大的诚意完成节目。

  

“我也一直觉得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只要能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提升工作效率,不停学习,把一些创新的东西放进去,肯定是会有回报的。我老板也一直说不会有一口饭是白吃的,不会有一些路是白走的,所有经历过的事情一定会给你一个反馈。”

  

“所以说我我的微信签名一直是天真是第一生产力,我觉得人还是要保持一点纯真。你要相信很多付出都会有回报。”

  

  

5】、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关于建议方面,学姐也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做法,可以去选一些别的学院的课。平时就是多看书,多积累,多学习。比如最近的美国大选,可以多看一看国内外分析的新的文章,学姐说,这个还是看我们平时的积累。

  

在学姐看来,实习不在量多,而在质高。实习最好去选择行业的标杆,不要把自己包装的太过。经常会收到那种实习经历包装太过,这个没有必要。每次实习都要认真的对待,不要想着去混一个实习经历,而是在实习当中能够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最终得到了offer,那我觉得这个实习就是有意义的。

  

  

6】“认真工作认真生活”

  

被问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时,学姐笑了,说现在没有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她基本上没有假期,节目365天都要直播。“我是一个除了工作之外,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很大的热情。如果说兴趣爱好的话,那就是看电视吧。”

  

“工作时候认真工作,生活时候认真生活。工作和生活是没有办法平衡的。”在忙碌的工作下她也会觉得遗憾,比如可能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她每天早上会很早起床送他上学,在路上与孩子交流,“我除了送他上学就见不到他了。”但学姐也表示,他们在做的这一切,对他来说也是个榜样,经常会跟孩子提起自己工作的社会意义。这也算言传身教的另一种方式。

  

疫情期间一《新闻夜线》这档节目收视率比上年同时段上涨了88%,网络点击率高达1700万次,这样喜人的成绩让学姐在传统媒体式微的暗环境下又看到了星星之火。复旦新闻是她的理想,她也带着复旦的独特印记,持续发现眼前的事实,探寻远方的真相,践行“好学力行”的院训,在瞬息万变的媒介环境中延续着新闻产品的生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