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022-07-06|复旦人物

彭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1995级政治学博士,1998年-2002年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2002年-2005年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基层政治与地方治理、公共政策,城市治理等。



1995年从吉林大学本科与硕士毕业后,彭勃选择了继续读博深造。当年国内博士招生规模小,竞争强,政治学的博士点只有复旦、北大、吉大等几个,而复旦作为教育部首设国际政治系的学校之一,其学术地位十分突出;加之上海是享誉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彭勃决定报考复旦,经过严格的考试,最终成为复旦国际政治系当年招收的几位博士生之一,这一选择正式开启了他的学者生涯。

三年后,获得复旦政治学博士学位的彭勃作为博士生代表发言,校报上还刊载了他的发言文稿。对于此时的彭勃而言,以学术为业已经注定成为一生的道路,而他决定留在自己问学三载的复旦国政系。复旦为学者们提供了广阔而公平的平台,这让他可以发挥才干、把握机遇。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成果,他四年后就被评为副教授,并为未来的学术道路做好规划与铺垫。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世纪之交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在种种回报优渥的职业之外,彭勃地选择了相对清贫的学术职业。韦伯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说中曾讲到:“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然而,战胜学术生涯中的挫败与失意的,正是一步步前行中,那份矢志不渝的决心与信念。彭勃这样评价学术事业:“对学术的终身热爱,是通过努力投入、不断提升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学术是一辈子的事业,对真知的追求没有天花板,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他就依然继续行走在学术之道上,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学术界的区域差别,带来的是思维视角的转变。位于东北的吉林大学比较强调学科训练和基础理论,而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则更重视新的概念提法、理论体系,与最前沿的问题紧密相关。这对于来自湖湘大地的彭勃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遇。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学者对于社会的切身关怀。在上海这块极具活力的土地上,彭勃认识到长三角无疑是基层治理实践的一块宝地,于是转变了原来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思路,从日新月异的现实世界中寻找理论灵感。博士研究阶段聚焦长三角农村地区基层治理问题,留校工作后跟随王邦佐教授、林尚立教授等开始上海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彭勃愈发确信自己的科研需要与上海城市发展脉搏相联,确定了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的研究方向。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彭勃具有丰富的政府部门的挂职经历,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政府的管理经验紧密相连。他曾挂职担任上海市杨浦区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是杨浦区专家咨询团“社会与公共管理”小组成员、上海市委“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等等,直到现在也在政府挂职。2020年5月,彭勃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成员。他指出,这得益于复旦大学对他的培养,也是对他研究成果的一种认可。

纸上得来终觉浅,彭勃认为,公共行政专业还是需要更多与现实关联,不能止步于掌握数据与访谈资料,而更需要深入的参与。因此,对他而言,政府挂职既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机会,又提升了个人对政策问题与社会需求的认知。受益于学院和组织部对学术界和政府人才的联合培养,彭勃对于党政官员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政府与高校的话语体系和思维习惯都存在很大差异,在不同的空间里来回切换与适应,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这些思考范式的交互影响,也影响彭勃后来在学术上的风格:他不满足于从理论到理论,更倾向于在实践研究中得出理论思考,又从理论给实践中的困境提供解决方案。道虽学不行不至,彭勃逐渐实现了学术成果和社会实践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回忆95年入学复旦读博的峥嵘岁月,彭勃感概万千。与今相隔二十七年,当时的国务学院尚未成院,还是法学院之中的国际政治系。当年的大学,更像一个象牙塔。社会上深层次的治理问题还未涌现,政府也更多专注于经济发展。不似当下,给学术界提出的问题与抱有的期待都要更多。九十年代的校园内思想讨论之风正盛,师生更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的宏观性和战略性问题。

彭勃提到,博士阶段是从学生到研究者的转变过程,博士生是重要的科研力量。老师负责教授理论和激发思考灵感,在博士论文选题和写作上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当时并没有明确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但是大家也会十分积极地去发表文章。复旦对学生能力的信任,以及和谐的师生、同窗氛围,都给个人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视见光明者,重返洞穴中讲述真实的存在。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在真理的发现者与求知者、师与生的转变中不断重演。彭勃对许多优秀的老师和课程都有着深刻印象:在导师曹沛霖的比较政治课程上,师生一起研读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学者的著作;王邦佐老师的中国政府与政治、孙关宏老师的当代中国政治给了他深深的启发。彭勃说:“国务学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难以用一句话概括。”在这里,许多老师将学者身份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追求而非单纯的职业,而他们治学之严谨、处世之认真与对晚辈之关切,感召着一代代国务学子。先生们的精神与态度,亦成为彭勃学术与教学之路的明灯。

“历史传承、家国情怀、大师风范”,这是彭勃对国务学院的评价。在复旦学习与工作,传授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理论、一本书,而是漫漫长路上的慰藉、上下求索的决心,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目标,使人不必彷徨前行:“复旦学子之所以有着持续的向心力、感恩的情怀,就是因为复旦让人感受到在培养人、在教育人。所谓上善若水,不是很具体的或者物质的东西,而是精神上的终身的滋养,也许这就可以被理解为‘血脉’”。

春风化雨,薪火相传。如今的彭勃已经桃李满天下,谈及对下一辈人的培养,他谦逊地表示自己的心境也在不断转换,现在才逐渐清晰;自己这一辈人学习、生活、成长的经历与下一代人有所差别,但是还是有相通之处,可以将自己求学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告诉他们,为下一代人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志在圣贤,心存君国

甘心赴国忧,是万千学者心之所向。随着本轮疫情余波将停,上海这座风暴中心的城市也正重整旗鼓。对于普通人而言,疫情的冲击与缓解,让人们意识到每个人都生活在政治之中,公开透明的政策、政治生活的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而对于研究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的学者而言,思考不能停留于社会批评,而是深刻理解新的时代对传统认识的颠覆,以及全新命题的提出。彭勃愈发体会到,分析政治与政策特别实践观察与理论认知的深度结合,“探究提出的问题与关怀是什么,我们工作的方向和路径是什么,我们选择的空间是什么……并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框架和体系”。

彭勃以“双层目标”来阐释人生路径的选择:第一层是最紧迫的事情、最基本的工作保障,比如修身齐家的现实顾虑;但同时,这层目标之上应该有更高远的目标,应该有超越生活的理想,有为盛世开太平的情怀。正如彭勃对后辈们的期望那样,“都说复旦学子强调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其实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你首先必须要有灵魂”,从选择以学术为业到传承学院的精神、从学术思维的转变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他始终在路上,叩问何为灵魂:那是对个人与国家之正义的实现,是对公共价值的终身追求,联结起过去与未来的人类命运。


院友寄语


人生往往只能做好一件事。有能力的人往往会面对多种的选择,往往不知如何取舍。因此,最要紧的是尽早确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能够做好什么事情。并抛弃杂念,用毕生精力去完成人生的使命。


来源:订阅号 复旦国务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