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复旦部分师生被迫辗转迁移至重庆北碚,在嘉陵江畔建成战时校园(渝校),也就是夏坝复旦大学旧址。在北碚,复旦师生同心一德、爱国救亡,追求进步、团结牺牲,弦歌不辍、硕果累累,书写了复旦大学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今天,一起欣赏由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为复旦夏坝旧址创作的一首诗词,一起汲取复旦师生在战火中“传承复旦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奋进力量。
《水调歌头·夏坝》
▎作者:张诗亚
▲
张诗亚(中)等人在复旦大学旧址(重庆北碚夏坝)留影
渝水向何处?
百折出重山。
浪来船去多少,
国破吊民残。
回首当年战乱,
辗转千辛复旦,
江畔度时艰。
学子撑危局,
浩气蘯云天。
寒窗倚,
长峡出,
缙云瞻。
师生共济,
大风歌唱海天寛。
山色青黄时运,
水韵丰枯潮汛,
万类自欣然。
夏坝青青岸,
拍浪白云边。
(辛丑年小满与书业、晓蓉、张健等诣夏坝复旦大学旧址有感,赋此以志)
▲
张诗亚(右一)亲自讲解抗战时期复旦在夏坝的办学情况
张诗亚教授简介
张诗亚,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先后到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伯尔尼大学以及凤凰卫视等讲学。曾任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比较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师从马骥雄先生(抗战时期曾就读国立复旦大学,重庆北碚夏坝)。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学、民族学、教育学。在《教育研究》等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等论著10余部,《无名堂吟稿》诗集4部,译著19部,主编《西南民族教育论丛》等著作48部,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最高金额和1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