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欢聚榆林,各地校友红色之旅再添一城

2021-07-19|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7月16日,在西安复旦大学校友会的策划、组织下,以“交流、学习、考察”为主题的“2021复旦校友聚榆林”活动举行了张季鸾纪念馆与陕北民歌博物馆主题参观,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在建党百年之时,在陕西榆林的土地上再次感受时代的深刻回响。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陕西榆林人,系“近代陕西三杰”之一,我国杰出的新闻家、政论家。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后,主持《大公报》笔政15年之久,撰写稿件千余篇,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一生坚持以言救国,以一支笔影响了一个时代,毛泽东称他“士林矜式,功在国家”,周恩来称他“报界宗师”,他获各界赞誉,名垂中国现代新闻史。


参观张季鸾纪念馆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力奋,将自己收藏的1949年6月6号上海版《大公报》(原件)捐赠给张季鸾纪念馆。该份报纸曾在头版位置报道了1949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的消息。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复旦大学校友会执行秘书长杨增国,西安复旦大学校友会执行会长刘强、法人代表石德忠及部分校友,榆阳区文旅局副局长张世泰出席了捐赠仪式。

张力奋教授向张季鸾纪念馆捐赠《大公报》原件

张力奋教授捐赠的《大公报》原件

张力奋教授表示:“这份《大公报》原件捐给榆林张季鸾纪念馆,最合适不过。张季鸾先生是榆林人,曾为《大公报》主笔,头版报道的又是他家乡解放的消息。曾有朋友建议捐复制件,但我觉得博物馆、名人故居必须尽力陈列原件原稿,这是对历史、故人的基本尊重。”今年是张季鸾先生逝世80周年。张力奋教授所做的捐赠有特别的意义。这一捐赠品,有可能成为张季鸾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参观完张季鸾纪念馆后,校友一行又参观了陕北民歌博物馆。


2018年建成开馆的陕北民歌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传播陕北民歌为一体的功能性音乐类博物馆,是黄土高原上一座新的文化地标。博物馆的展陈全面介绍了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陕北成了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陕北民歌的风格由此增添了昂扬的革命气势,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创办,成就了革命历史类陕北民歌。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带动了陕北民歌的记录和整理。在革命时期,陕北民歌鼓舞军民斗志,团结人民、凝聚人心,一首《东方红》更是在几代人中传唱至今,传递了永恒的革命豪情。在参观现场,校友们一起满怀激情地再次唱响《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共同缅怀火热的革命年代,致敬伟大的党与领袖。



次日,校友们还参加了“复旦”杯陕北民歌欣赏会暨贠恩凤教授演唱生涯 70 周年庆祝会,在聆听“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贠恩凤教授的精彩演唱中现场感受陕北民歌源自人民,人民艺术家为人民歌唱的精气神。

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合影

15日,参加榆林行的校友、老师们还就西安校友会工作开展座谈,就进一步增强西安校友会与兄弟校友会间的友好交流,进一步搭建平台,提升复旦人在地方发展中的贡献等议题进行热烈交流。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今年正逢建党百年,复旦各地校友会纷纷组织校友再次重温红色地标,欣赏红色文艺作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北京校友会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

3月,北京校友会组织校友代表,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全面学习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时期指挥解放全国,筹建新中国的波澜壮阔革命历史。

福建校友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严复纪念馆


5月底,在迎接母校建校116周年之际,福建校友会带领各级校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严复纪念馆,缅怀严复老校长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朽精神。

校友创业创新俱乐部举行“传承红船精神,奋进复兴征程”的主题活动

6月初,校友创业创新俱乐部组织校友在嘉兴举行“传承红船精神,奋进复兴征程”的主题活动,校友们以徒步登山致敬长征精神,实地瞻仰“红船”,重温入党誓词,汲取红色力量。


青岛校友会组织参观诸城王尽美烈士纪念馆

6月底,青岛校友会组织校友及子女,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参观了诸城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学习英年早逝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感人的革命人生故事。


上海校友会秘书处组织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及建党百年献礼片电影《1921》

7月1日,上海校友会组织秘书处全体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及建党百年献礼片电影《1921》,在伟大的日子里,共同追寻红色记忆,感受百年正青春的澎湃激情。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复旦人将继续传承学校的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