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嘉卉 19中文
周立永学长是2008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现在于上海科创投集团任引导基金部副总经理。出于对国内顶尖学府的追求和对上海这座开放、包容、公平城市的热爱,周立永校友毅然来到复旦大学进行深造。
回忆在复旦大学的学习经历,周立永学长说,那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记忆,是人生中难得的美好片段。在复旦园里,有无数给周立永学长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那会的周立永学长非常喜欢去旁听别的老师的课程,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对他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堂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钰民老师讲公有制经济的课上,“有一位博士提出,马克思讲的某几句话不太符合现实,顾老师表达完观点之后,提出要用历史的态度去看待马克思的著作”这种积极讨论的课堂氛围和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体会及历史观视野,给周立永学长留下深刻记忆,事隔多年依旧无法忘怀。求学途中,还有一段对周立永学长来说很特殊的经历便是在研究生会的学生工作,自己通过努力踏实,一步步成为研究生会的副主席,也因此有机会与各学院的学生会打交道,“这让我很大程度上从一个较为内向、较不自信的人,变得更加健谈、更加自信、更加成为一个敢于表达的人。”可以说,这份复旦校园里的学工经历对日后走入社会的周立永学长来说意义匪浅。
此外,对于周立永学长来说,复旦给予他的不仅仅是学识,更重要的还有三点:第一是更宽广的视野,这个视野包括专业的视野,城市的视野,周围同学的视野,步入社会的视野;第二是自信,这是一份复旦作为顶尖高等学府给予每位学子的自信,“我不比别人差”“我可以做得很好”“我要比别人做得好”这种理念深深刻在周立永学长的骨髓中,伴随了他未来的职业生涯;第三是求知的欲望,复旦良好的学习和探究氛围,让周立永学长一直保持着热情探究的精神、主动学习的心态以及严谨的对待事物的态度。“这些都是复旦给我的巨大财富”,周立永学长毫不犹豫的说道,“虽然在复旦所学的专业与我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关联度不大,但是复旦带给我的宽广的视野、充足的自信、不断深入的求知欲望、踏实严谨的态度,还有勇于表达的胆识,这些在复旦的求学时带给我的影响,让我此后受益良多。”
硕士毕业后的周立永学长没有从事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业,而是进入了股权投资(母基金)行业,对他来说,选择这份与复旦学习专业关联度不高的职业主要是出于兴趣。在他看来,投资是最难的行业,把真金白银投出去,需要做出良好的判断。这其中,包括对人性的判断、对团队的判断、对政治的判断、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判断、对投资行业的判断,对心理的判断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而且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失败。正是这种巨大的挑战性,激发了周立永学长立志从事这一行业的兴趣。谈到自己行业,周立永学长也说到了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他指出,“疫情带给我们更多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性更深刻的理解,也正在加速重构商业格局和政治格局。”后疫情时代下,针对投资业来讲,更重要的是围绕商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为商业助力,只有通过推动社会技术的进步、社会流通效率的提高、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来认识和理解投资这份事业,淡化逐利性,将盈利作为价值观实现的附属品,才能真正理解投资,才能真正投资的社会属性。
最后,回顾自己多年学习拼搏的经历,周立永学长也由衷表达了对复旦学弟学妹们的希冀,“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母校复旦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它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学风、作风和价值观,希望我复旦的学子能够永远坚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理念,能够不畏世俗、不畏利益、不畏权力,能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能有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的正气,能有志量恢弘纳百川,遨游四海结英贤的胸怀。要这么一直走下去,百年、千年,代代传承我们的复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