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勤勉致知,励行致远

2022-07-20|复旦人物

王建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8年政治学理论专业出站博士后。

现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科项目与省部级项目,专著《中国革命的乡村道路》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以及A&HCI来源期刊等发表论文70余篇。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2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图片

王建华



2006王建华开始在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进修博士后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毅决定起初历史学博士出身的毕业后留校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5就凭借突出的表现评上了副教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学术成长道路的关键时点上希望在政治学理论上攻坚克难取得更深的学术造诣回忆当年复旦国务学院的林尚立老师在国内政治学界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研读了林老师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等经典著作这些学术成果激起了对政治学理论的志趣其实,王建华和政治学专业的缘分早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就已经显现当时他选取的论题便是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以此为起点他努力思考如何回到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研究上为了深化充实对政治学理论的理解王建华选择来到复旦的林尚立老师门下攻读政治学理论博士后在就读期间,国务学院对青年学者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鼓励肯定了他的学术创作之路这让他受益良多

名师荟萃,人才济济。

王建华虽然是在职的博士后,却仍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复旦的课堂上学习,印象深刻的课程有:林尚立老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政治学原理、陈明明老师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洪涛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直至今日,他的脑海中还会经常浮现各位老师上课时的生动画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国务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对重要问题的认知,都为他的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王建华还对国务学院师生浓厚活跃的学术气氛印象深刻,特别是林尚立老师每两周组织的师门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大家可以自由地汇报交流近期的研究成果,林老师也会做出悉心的点评与指导。他谈到,这种定期有组织的科研分享让师生双方都收获颇丰,在指导自己所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时,也继承沿用了研讨会的交流模式。

“国家情怀”是王建华对国务学院精神的评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回信中所言,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国家情怀在复旦国务师生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心怀家国意识,力图复兴民族。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学科发展,国务学院都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从国家战略需要出发从事科学研究。他觉得,国家情怀是其他学校的学院要向复旦国务学习的地方。谈及国务学院“国箴务实、卓越为公”的院训,王建华认为,政治学研究主题虽然离不开宏大叙事,但与务实并不矛盾。“理论研究要有宏阔的视野,但是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宏大叙事恰恰体现了政治学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重大主题,这是学者应有的一种研究视野。国务院训在提醒我们,有了宏阔的研究视野以后,千万不能仅仅把学术研究建立在书斋之上,要扎根中国大地,要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做到服务国家战略,这就是“卓越为公”的现实诠释。每个人的价值实现都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对于国务学院的同学来讲,要更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要把国家社会共同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孙中山先辈就以“天下为公”为理想,孜孜以求。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和学生,如果没有这样为公的思想和境界,学术就很难有重大的成就,“唯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有所成就”。



图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提及在复旦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王建华认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学术方面,作为一个青年人,“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放下架子”,要勇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因为从历史学转向政治学有着明显学科差异,对他来说怎样在政治学领域做好学术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此,他会积极参与每一次师门讨论会,始终保持虚心,请同学对自己的研究论文多提批评意见。在批评中实现个人的学术成长。“学术研究最困难的是如何超越自我,唯有超越自我才能取得学术的进步。”

第二,从生活层面上讲,已经成家的他也克服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平衡好工作、家庭、学习等各方面的关系。王建华坦言“要对自己狠一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任何一个人的成就取得都离不开背后的艰辛付出。从亲身经历看,当时他的经济状况并不好,缺少科研经费,单单是到档案馆查阅复印资料费用就十分高昂。虽然面临着经济压力,但个人还是要通过省吃俭用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人生经历,最终会成为个人成长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千锤百炼,孜孜不倦。

王建华分享了他的学术研究道路。博士期间,他本想做北洋军阀政治的研究,但发现很难建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因此他开始重新规划学术研究方向,想从中国政党的根出发,着手做民国初年政党研究,探讨了1912-1913年中国竞争性的政党制度在一年内失败的原因。对这段民初历史的书写,当时的国内研究几近空白,因此《夭折的合法反对:民初政党政治研究》这一博士学位论文对其学术成长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谈及学术研究的经验,王建华认为一个好的选题就是成功的一半,同时也是学者未来研究的重要基石。对于年轻学者而言,不仅要巩固知识基础,还要厚植学术根基,找到研究支点,唯有如此才能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来到复旦后,他顺着民初政党发展的脉络继续探索,从学理上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出场是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在党史研究的方向下,他的博士后研究选题是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研究,这是个人学术成长道路上的第二个关键点。历史是前路的指明灯,王建华目前的学术研究聚焦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反贫困思想史和组织建设史两个方面。秉持校风校训,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实现学术研究的价值始终是他的科研初心。

荣誉从不辜负汗水,2021年王建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对获评荣誉感到幸运,在幸运之余更意识到自己的学术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荣誉称号既是压力,又是动力,需要时常反思“我是谁”,在学术研究中真正积累了多少底蕴。

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愈是成功,愈要谦卑。

浅水喧哗,深潭无波,学者真正需要的不是喧嚣和掌声,而是沉潜学问的钻研和突破。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对他来说,每天最珍贵的就是在阅读学术著作中享受那份独处之乐。

图片

为人师者,培育栋梁 

图片

王建华



如今,王建华作为一名老师,“指导学生的过程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就都会让你感到欣喜,特别是学生因为你的帮助改变了人生轨迹,这是一种莫大的成就感”。他认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学生能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他为此由衷地高兴,就仿佛农民辛勤种地,在收获的季节发现果实累累的喜悦之情。为人师者,要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尤其是能担当大任的栋梁之才。从学生到师者的转化,也恰恰体现为从注重自己的成就到期待学生的成就,希望学生实现超越老师的目标,

惟变所出,万变不从。

王建华谈到,当下中国学界的变是必然的,学术研究要随着时势变化顺应时代发展。但始终如一的是问题意识与科学精神。学者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回答问题,学术研究的创新不仅在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更在于如何在传统的领域实现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他将学术研究比喻成一颗大树,开拓新领域就像发出新芽长出绿叶,而要在前人的研究更进一步就像在树干上增加一圈年轮,不但需要学术创新的勇气,更需要多年的学术积累。 

王建华作为党史研究者,开设了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党建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课程。他认为,学习党史最重要的目的是对今天中国制度的生成过程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唯有理解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才能增强我们对当下制度的认同。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但在碎片化知识的包裹下往往容易心浮气躁,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可能很少关注。这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青年人容易迷失方向,缺少应有的精气神。学习百年党史,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增强历史感、树立历史使命、塑造年轻人应有的理想和抱负。今天我们看《觉醒年代》,“一个国家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漠视社会,把国家发展和个体发展割裂开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青年人要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思考个体成长,这就具有了历史感,拥有了理想和信念。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针对学术研究和职业规划,王建华特别强调要“认识你自己”,识别自己的能力优势,做到扬长避短,找准人生的目标定位,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味蛮干。慎始如终,则无败事。他勉励青年人,要认识到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它出彩之处,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就。

图片


院友寄语

我想用三个概念作为给大家的寄语:

境界、视野和事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年青人境界要高,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拥有宏阔的视野,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来源:公众号 复旦国务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