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益:中国运动医学的时代先锋

2022-07-25|复旦人物

陈世益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现任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央保健办会诊专家。

陈世益教授是中国运动医学的探索者与播种者,也正是他的探索让他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运动创伤医生与临床科学家代表。 他参与创建了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多年来担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委和第四届主任委员、中国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和关节镜专委会主委、亚太膝关节—关节镜—运动医学会(APKASS)主席、国际关节镜—膝关节—骨科运动医学学会(ISAKOS)全球核心执委等国内外18个学术团体的主委与执委。他也是国际汽联F1赛车中国首席医务官,曾担任八大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首席医疗官,刘翔医疗组首席医务官,奥运会拳击冠军邹市明的医疗专家,伦敦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医务官。


01

青衿之志,以梦为马



在采访中陈世益曾多次提及“我的童年是在故乡灵江里泡大的,后山峭壁上攀爬着度过的。” 蜿蜒清澈的灵江水与雄伟峻峨的古长城使他自小就沉浸在大自然的滋养中,赋予了他对运动的热爱。游泳、攀岩、跳水、篮球、武术、撑杆跳……各种体育运动练就了陈世益强壮的体魄,也磨练了他的意志,更培养了他吃苦探索的精神。


图片


坐落在千年古城临海,有一所百年历史闻名遐迩的台州恩泽医院,那里的医生技艺精湛、德高望重,陈世益从小就埋下了要成为一代外科名医的种子。1978年恢复高考后,陈世益顺利考入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1982 年,陈世益大学毕业,幸运留在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为浙江省最优秀骨科科室的成员之一。工作期间,他不舍昼夜,潜心医术,专业技能突飞猛进。也就是在浙医二院,他开始接触到了运动创伤,由此开启了陈世益对运动挚爱的天眼,从此陈世益将对运动的兴趣聚焦到“运动医学”这一崭新的学科方向。


图片


1984年,一个偶然机会,美国HOPE基金会(世界健康基金会)到杭州访问交流,一项先进技术——关节镜微创让年轻的陈世益大为震撼。“一个3~4毫米直径的‘小镜子’,就能洞察关节腔中的所有组织病变并进行有效手术。”有了这门技术,医生站在手术台上有如庖丁解牛,方寸之间游刃有余,很快能将病损组织“修复好”,病人术后甚至当天就可以下床走路。运动医学微创的理念让他心向往之,关节镜技术从此为陈世益打开了运动医学的大门,他的职业生涯也与这项技术紧紧地捆绑在一起。1986年,为逐梦陈世益考取了上海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运动医学创始人范振华和许胜文教授。此后,他又前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研究生联合培养。青衿之志,以梦为马,陈世益的逐梦之行开始付诸行动。


0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陈世益的导师许胜文教授对他说过一句话,影响并成就了他一辈子,“医院是小天地,资源有限,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事业的天空会无穷大!”陈世益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和受益者,为了逐梦“运动医学”,为了将中华运动医学带至国际水平,他遍访全球运动医学发达国家和名师,足迹遍布瑞典、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 陈世益如饥似渴地求学,先后师从瑞典Jan Gillquist、美国Savio L Woo、Freddie FU、Steven Burkhart、JP Warren、Frank Cordasco等,澳大利亚的George Murrell、韩国SH Kim、日本Korusaka等多位导师学习膝、肩、踝关节镜技术。通过不断的访学和交流,陈世益学习到的不仅是国外同行的精湛技术,更是他们创新思维方式和大胆的想象力。汲百家之长,站在巨人肩膀上,结合中国特点,陈世益对人工韧带和巨大肩袖修复有了令国际同道敬佩的独到见解,他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条自主产权的人工韧带,并开发了交叉韧带类等长重建技术,令他的交叉韧带手术重建成功率与重返运动率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他本人也成为国际运动医学界公认的人工韧带研究和应用的领导者,他领导的单位也成为国际上人工韧带研究成果最强、手术病例最多的团队。在肩关节领域,他发明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转移增强上关节囊重建技术,对巨大肩袖撕裂修复实现了理想的肩关节功能重建,取得优良效果,发表在国际运动医学顶尖杂志,被法国关节镜学会主席Johaness Baths称为“Chinese Way(中国术式)”,并受全球同道采用与模仿。2020年他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专论,指出运动医学与骨科的辩证关系,率先提出了“运动医学、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的重要理论,成为中国运动医学治疗宗旨与灵魂。


03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


陈世益回想起自己事业的逐梦之旅,感叹万分:“我当时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陈世益毕业后已经有了轻松的选择,他被分配到了杭州最好的医院——浙二医院做骨科医生,这条路意味着较高的收入以及更早地功成名就。然而,求知创新的种子在陈世益的心里生根发芽,追随兴趣与创新本能,他毅然选择了运动医学领域,一个在当时中国还是无人问津的边缘学科。90年代初期,陈世益研究生毕业后留上海华山医院工作,当时的骨科医生坚持传统骨科疗法,排斥运动医学,陈世益空有才华无处施,“我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运动医学不受待见,很多医生不知运动医学是什么”,运动医学科初创时“一穷二白”,全科只有4位医生,没有关节镜,只能去借。虽然满腔热血,但是自己所热衷的学科领域不受重视,不被当时的社会认可,陈世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了迷茫、焦虑与退缩,当时的环境给运动医学打上了一个大大的“此路不通”。


图片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机缘巧合下,陈世益遇到了自己的“贵人”。他本来已经做好了辞职并去国外医药公司求职的打算,在面试的时候,一位熟悉海外医疗现状面试官对陈世益说:“运动医学前景广阔,在欧美有许多骨科医生转行,纷纷进入到运动医学领域。你再坚持几年,中国会变化的。你可以先去国外看一看,学一学。”面试官的一番话点醒了陈世益,给了他继续坚持的信心和方向。于是,陈世益申请了国外访学深造的机会,在瑞典师从欧洲 “关节镜之父” Jan Gillquist教授学习关节镜技术。


1997年,陈世益结束海外游学回到华山医院。时任院长张元芳赏识陈世益这头“千里马”,推荐他申报上海市“百人计划”。陈世益一举成名首批入选,不仅获得了40万元的科研经费,还被破格提升为正教授。两年后,也是在张院长的支持下,华山医院成立了当时上海首家独立建科的“运动医学和关节镜外科”,陈世益迅速抓住了施展才华的良机,他将华山运动医学的服务定位在为运动员重返运动上,这恰恰契合了当时上海体育局领导希望上海运动医学专家能为上海体育竞赛和运动队服务的目标。于是,在陈世益的游说下,上海市体育局资助陈世益购买了当时国内配置最高的进口“关节镜”设备。陈世益的华山运动医学团队依托设备与技术优势,加上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很快成为国内运动医学的先锋团队。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战斗,如今的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已拥有30多名优秀运动医学专科医生。他们在各种运动创伤及膝、肩、踝等骨关节病的诊治和康复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04

医者仁心,守护健康


陈世益也被称为“奥运冠军们的守护天使”,除刘翔、姚明、邹市明外,还有许多国外著名运动员都经他的治疗迅速康复,重返赛场,再创辉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一时流言四起,这使他和教练孙海平陷入了巨大的社会舆论之中。陈世益第一时间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根据他对刘翔伤情的诊断,向外界进行澄清,刘翔所患的是“肌腱病”,这是一种发生在运动员身上独特的、且无法预知发作时间的运动伤病。消息发布后,针对刘翔在奥运会上临时退赛的各种流言逐渐平息。此后,陈世益受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担任刘翔医疗组首席医务官,负责组织对刘翔进行伤病诊治、医务监督、进京汇报以及与新闻媒体沟通。当时,外界有无数双眼睛紧盯着刘翔的诊治与恢复,陈世益坦言:“作为医生,我承担了相当大的社会压力”。但是,他顶住了外界的各种压力,以精湛的技术和精准的判断,为刘翔的成功复出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10个月的治疗与康复,刘翔迅速恢复到了巅峰状态。2012年6月,刘翔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以12. 87秒的成绩夺冠。陈世益始终推崇运动损伤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治疗模式,展示出“功能至上,重返运动”理念的巨大魅力。


图片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涵盖了骨科、康复医学、神经学、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陈世益不仅要精通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知识,还要深谙心理学,对患者尤其是肩负巨大压力的运动员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这些优秀的运动员,其实他们是很孤独的。人越是身居高位,越是顶级的,越是孤独。”运动员不可避免会遭受高强度运动带来的损伤,他们做了多次手术,不仅在生理上,更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帮助运动员克服损伤之后的焦虑、恐惧以及无助的心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陈世益基于精准的科学判断,对病人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帮助患者重建信心。陈世益总结到:“运动康复包括肢体的康复和心理的康复。一个好的运动损伤医治专家,都很会做思想工作,他不但要技术精湛,还要能够了解伤者的心理。”


不仅是面向国内外高级运动员,陈世益也在努力让运动医学“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承认,国内运动医学的普及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科普宣传教育,通过更广阔的宣传平台,提高公众对运动医学的关注度,让大家知道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不仅如此,陈世益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完善现有的医疗体制。例如,针对如今人们缺少有效运动,处于亚健康或慢病状态,陈世益提出:坚持医体融合,在医院或社区医疗中心建立运动促进健康和运动处方平台,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政府制定运动健康鼓励政策,帮助大众通过健身锻炼的方式预防疾病、保持健康。“身为一名医生和政府参事,我非常想做一些跟医疗、体育相关又能造福群众的事情。”


图片


最后,在谈及青年人如何自我发展与自我建设时,陈世益指出:“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青年人要有一个人生的总体设计,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之后,不要气馁,坚持走下去。成功的路千万条,恒心很重要。


从年少的向往,到在运动医学领域一路披荆斩棘,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陈世益在运动医学领域开展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科开辟之旅常存荆棘,但他一路上初心未改,将宝贵的青春与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运动医学事业,为运动保驾,为健康护航。


来源:公众号 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