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晚8时,复旦大学海南校友读书会第7季第6场(总74期)读书分享活动在海口美兰图书馆举行,书友们第二次就罗志田所著《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进行分享。
与会的复旦校友和书友有(以报名先后为序):郭瑞俊、赵颖、郑敏、王格平、陈少兰、文玲、林怀宇、吴易陶、何声芬、董春(西安交大)、云晴(上海交大)、吴秀玲、付佳歆、杨臻、汪洁、王文涛、吴晓丽、陈恩晓(西南财大)、杨海曼、唐千雅、陈白羽、陈树、陈泓(清华大学)、刘建刚(清华大学)等。
主持人:郭瑞俊
主分享:赵 颖(博士)
特邀嘉宾:吴易陶(民间学者)
最近海口的天气特别热,感谢各位校友和书友冒着酷暑来参加今晚的读书会。今天报名的人比较多,除了复旦校友外,还有来自清华、西安交大、上海交大、西南财大等诸多兄弟院校的朋友,但愿今晚的读书会能给大家带去一缕夏日的清凉。
回到本书,作者在《新序》开宗明义地说:“今日若要研究胡适的时代,自然要注意那些得到喝彩的文章;如果要理解胡适本人,则不得不揣摩那些用了心力却为人冷落的篇章。……只有在理解了胡适本人及其不为世人所注意的一面,明了其为世所知和不为世所知的诸多原因,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胡适那个时代……以期‘还他一个本来面目’(胡适语)”(Pⅷ)。作者说:“本书无意全面地重新诠释胡适及其时代,不过重建一些过去较少为人注意的史实,希望能为认识和诠释胡适其人及其时代,做些微的补充”(Pⅹ)。作者在49页又说:“细心谨慎确实是胡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心之细微,常出人意料之外,最得孔子见阳货之旨”。
由于作者与胡适同是“用心细微”之人,过于强调“言人所未言”,强调说明胡适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以思辨代替叙述,从传记而言,传主的生平事迹、言行思想反而被淹没在过度的思辨和评论之中。我们看不清传主的生平脉络,看不到作为“士林领袖”、“我的朋友胡适之”与当时风云人物的交往、交锋,作为对胡适不那么陌生的读者来说,反倒有一种云山雾罩之感。这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倒糊涂了。
本书名为《胡适传》,实际上名不副实,只写到1929年即止。胡适活到1962年(71岁),29年时才38岁,人生刚刚过半。或是为了满足书名的需要,作者坦言从11章中勉强分离出部分文字敷衍成12章,写到1962年胡适因心脏病去世,以凑足一部传记的戏份。但作为一部传记,终究是不完整的。
胡适1917回国,到1929年十余年,是他作为一个北大教授、学者,少年得志、“暴得大名”的十年,其后三十余年,他作为士林领袖、驻美大使、北大校长、中研院院长影响日隆,辗转于大陆、美国、台湾三地之间,终于成为“那一个”胡适。如果忽略了后30年的胡适去解说胡适及其时代,也终究是不完整的。
胡适晚年看到别人编选的《胡适文选》曾经说过:“你们都不读我的书,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新序》Pⅵ)。对于胡适这样现代史的重要大家,我们应该回到他本人,仔细研读几篇他的大作,或许对他本人及其时代才会有更深的体察。
下面把时间交给今天的主分享赵颖博士。
又是这样深夜的读书会,让我很感慨。我想到了胡适的那个时代,也想到了当下。我想说,无论哪个时代,只要有一群读书的人,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聚为一团火,散为满天星”,总会光耀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一段台词:“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此时此刻,每一位深夜的读书人,都光芒万丈。谢谢你们,让我怦然心动!
下面,我先简单评论一下这本书,然后再谈一谈我对胡适的认识和一点感想。
先说一下这本书。
首先,这本书不好读。不只一个人和我说,这本书看不下去。确实,作为传记,这本书不够通俗。
原因作者在《新序》中说的很清楚,作者把它当“学术著作”来写,而出版方当“通俗读物”来要求,外加还有获奖目的,当诉求太多的时候,往往是哪一方都照顾不到。
我能理解作者,因为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下,做一个学者很难。我自己身处其中,知道高校各种各样的考核对一个学者的压迫。张鸣老师曾经说过:我不按你的规则玩。说什么诱惑不够大?我有这些就够了,你给我再多有什么用?我不要!
这是少数活出了自我的学者。其实,人生说到底就是一场取舍。
如果没有跳出来的勇气,就安于学术圈的玩法。千万不要什么都想要。
作者在《新序》里面有一句话,也很有趣:“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也不过就在十多年前,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还有那样多的禁忌。”
我想说,您多虑了。我们不但体会到了研究的禁忌,还进一步体会到了表达的禁忌。
崔健说,“只要天安门上还是毛主席像,我们就还是同一代人”。
下面谈一下胡适。
读胡适,要了解整个清末民国的时代背景,了解一些相关的人——傅斯年、丁文江、陈独秀、蔡元培、梁启超等等,可以看一下雷颐、张鸣、傅国俑、唐德刚他们的书,也可以结合他自己的《四十自述》、他的演讲集《容忍与自由》。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胡适:为人、为学、为政。
胡适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为人。
(一)“郢书燕说”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郢人写信有笔误,读信的燕人对这个笔误做出了向好的解读。
为什么会往好的方向去解读?因为对写信人有好感。胡适就是这样一个“写信人”,因为他的为人,人们爱戴他、尊敬他,也让他做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时有一句流行语,叫作“我的朋友胡适”。能被各行各业的人称为朋友,足见胡适的人格魅力。
胡适的北大同事也想学胡适,做一些针对大众的讲座,却发现非常不易。胡适的讲座有一个听众是黄包车夫,有一次,胡适临时有事取消了讲座,怕黄包车夫不知道白跑一趟,特意找人去告知。这样的平等意识,对他人的关爱,为别人着想的体贴,让胡适成为“我的朋友胡适”。
(二)原生家庭的影响
胡适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作者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对胡适做了一些解读。
在胡适早期成长过程中,母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胡适的母亲给小胡适贴上了一个“圣人”的标签。从此,“成圣”成为胡适一生的追求。而母亲则用“期待的力量”,助力小胡适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然,光有“标签效应”并不行,还要有学习的榜样。母亲的行为方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胡适。
在一个旧式大家族中,关系错综复杂,孤儿寡母,胡母要靠隐忍、谦让、坚毅以及行为端直赢得自己的尊严和别人的尊重。这些行为方式,也被胡适习得。
在胡适的一生中,曾有很多诱惑,尤其是在感情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待包办婚姻,多数选择了为自己而活。徐志摩自不必说,即便鲁迅,也只是养着原配而已——朱安无爱无子、乏善可陈的一生,何处可安?
只有胡适,隐忍着,委屈自己,“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每次看到胡适清秀的脸庞上紧抿的双唇,心就微微一痛。想起他说过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苦乐自知。
(三)个人感悟
原生家庭各有不同,但个人的成长却自有轨迹。
原生家庭可以是伤,也可以是疗伤的药。胡适说,“最讨厌摆一张臭脸给人看”。他这么说,是因为他看过、感受过。但他没有习得这一切,而是超越这一切。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胡适的成长之道。
所以,不要过分强调原生家庭的伤,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治愈呢?当你想改变的时候,你有一百个理由;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你也有一百个借口。
原生家庭是上天给我们的牌,不能抱怨,也不能讨价还价,接住就好。用余生打好这副牌,相信每一次蜕变,都是割骨疗毒,痛彻心肺之后,才能化茧成蝶。
(一)方法论的贡献
胡适是一个“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他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胡适在北大开讲《中国哲学史大纲》,直接从《诗经》讲起。相较于著名的“两脚书橱”陈汉章——“三皇五帝”能讲一个学期,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学问,而在方法。
坚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胡适,把西方的实证主义引入中国。一改清代乾嘉学派的有“据”无“考”,把逻辑、常识、经验等方法运用到学术研究中。
一代语言学大家周有光先生,对胡适的学术贡献有极高的评价,甚至在陈寅恪之上。我们知道,号称“教授中的教授”的陈寅恪,学问极好。周老先生的评价,集中在方法论上。他认为,胡适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而陈寅恪的“以诗证史”虽也是方法论上的创新,但终不及胡的贡献大。
(二)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写作,是另一件开风气之先的事。虽然胡适想像西方文艺复兴一样,通过语言文字塑造民族国家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民族国家的塑造,需要外部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形成内部的凝聚力。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有罗马教会这个外部的强大对手,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才易形成。
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要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亡国亡种的危机,形成了内部的强烈认同感与凝聚力。而之前的民国,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民族国家意识并未形成,国家实质上是军阀割据。
胡适提倡白话文写作,实际上起到了文化普及作用。他的诗集《尝试集》浅白易懂,不主张“用典”。而“用典”恰恰是过去文化人优越感的表现,比如陈寅恪的诗不好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用典”。
写诗“用典”是文化人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而胡适的白话文运动是为了普及教育,是教育下移,目的是提高国民素养。
这样“自掘坟墓”的事,自是被老派学人反对。守旧派的林纾就说:“用白话文,谁都能当北大教授了”。学衡派的胡先驌更是写了二万多字的文言文,批评胡适的《尝试集》,指出白话诗必死。
现在看,白话诗不但没死,反而越活越精神。虽然不比八十年代——人人作诗、个个做梦,但写诗的人依旧散布在这片诗意的土地上。
不管是农妇诗人余秀华,还是矿工诗人陈年喜,他们都走在当年胡适先生铺就的道路上。
(三)个人感悟
胡适先生在“为学”上的贡献,要得益于他的勇敢。
想当年,二十多岁的胡适,在章门弟子占主导的北大,敢于挑战权威,冒着被学生赶走的风险,锐意创新,不可谓不孤决。
当时的北大,学生赶教授蔚然成风。在学生中很有威信的顾颉刚,就曾去探课。而当时的学生头傅斯年,在听过胡适的课后,给了极大的认可。也因此,年轻的胡适得以保住饭碗。晚年的胡适曾说,“是傅斯年保护了我”。
傅斯年是个很有水平的人,他看人准、学问好、组织能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为人不如胡适温厚,脾气火爆。他与胡适也是彼此成就。
胡适写白话诗,被人嘲笑为“两只蝴蝶”。却不知擅长古诗的胡适,只不过是在抛砖引玉,他勇于放低姿态,以这样的方式推进事情向前发展。
嘲笑是容易的,做事最难。当年嘲笑芙蓉姐的人,没想到芙蓉姐真的变美了;嘲笑俞敏洪的人,没想到他东山再起了;嘲笑凤姐读皇后大学的人,被凤姐教育了——“十年之前骂我嘲笑我的时候,你是你。十年之后又来讽刺我的时候,你还是那个你,而我却是不一样的罗玉凤!”
(一)议政
中国士人的传统,是积极入世的。孔子曾经说过:“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受杜威实验主义哲学影响的胡适,则更进一步——“无道也要现”。
胡适提出的“好政府主义”,首先是好人政府。“好人”应出头,或谈政治,或干政治、入政府。
至于胡适自己,更多的是谈政治,这也是现代公共知识分子应有之意。“养成国人自由思想、自由评判的精神”。
胡适议政,目的是引导舆论,培养现代公民。
(二)新俄与社会主义
对于自由主义者胡适,他向新俄与社会主义的转向让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实,他的转向不是改变了立场,恰恰相反,胡适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
胡适对新俄与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随现实变化的。当时,不仅是胡适,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都拥护新俄:
首先是列宁宣布废除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吸引力,对比当时的西方列强,新俄一下子就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让中国人心生好感,虽然后来证明,列宁也只是说说而已。
其次,新俄的社会主义不仅有理论,还有成功的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这让苦苦寻求自强道路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最后,激进是当时中国的时代主旋律。因为落后,所以急于改变现状。这就像是机场安检的排队,当另开一队的时候,排在最后的人跑的最快,排在最前的人基本不会动,中间的人犹豫不决。
胡适是到过苏联的。在1927年斯大林主导苏联之前,苏联虽也是专制统治,但他们称之为特殊时期,希望通过教育达成民主国家。
胡适去参观,感觉到很多新气象。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是王朝政治,遇上一个好皇帝,就会呈现出新气象,因为专制统治确实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不能保证每个皇帝都是好皇帝。
1927年,斯大林统治苏联。教育依旧在办,但已经不是为了达成民主国家,而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螺丝灯,苏联离民主越来越远。而胡适,也离苏联越来越远。
(三)驻美大使
抗日战争时期,胡适一改自己只议政、不参政的做法,赴美任大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胡适赴美,日本人说需要三个日本大使才能对抗胡适。由此可知,胡适的影响力。胡适懂美国,懂得用美国人能接受的方式施加影响力。
有人诟病胡适到美国后接受了一堆美国大学的博士头衔,却不知这是一场双赢。个人有影响力了,声音才能更好地被听到。
四年的美国大使,是胡适从政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争取到最大的支持与援助。抗日战争的胜利,胡适亦是功不可没。
(四)个人感悟
胡适为政,是以爱国为底色的。
说到胡适,不知为何总让我想到苏轼。北宋的变法运动,不管是改革派还是守旧派,东坡先生两边被骂。胡先生也是一样,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同样两边不讨好。
大陆这边,对他的批判,我们尚能理解;台湾一边,他同样不见容于时局。1962年,胡先生心脏病发作故去。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松了一口气。”
其实,这两个人的不见容,有其共性,就是他们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独立见解的知识人。他们坚守的是自己的信念,而非当局的观点。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而真正的爱国者都是批判者,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爱国者?是那些口口声声喊着“厉害了,我的国”的小粉红或者战狼吗?
一个男生,从来没见过邻家女孩,既不了解她的外在,也不了解她的内心,却口口声声说爱她,他的爱,有多少可信度?
同样,一个没有走出家门、见识过祖国的壮美山河,也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的人,说他爱国,他的爱,有多少可信度?
真正的爱国者,一定是用脚丈量过祖国的大地,领略过祖国的山河,见过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
这样的人,他的爱深沉而厚重,博大而悲悯。这样的人,不仅能分享你的荣光,更能分担你的痛楚。不仅赞美你的优秀,也会批评你的不足。而胡适,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作为一个研究者,我知道民国并不美好。但是,因为有胡适这样的存在,民国被加上了一层滤镜,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让我们这些后人,隔着岁月风烟,感受到民国的温度、湿润与温情。
“世间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
很荣幸再次参加复旦校友会的读书分享活动。我想分享的内容是:再造中华文明离不开德先生和赛先生。
回望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召唤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那是一个充满了激情和希望的年代。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两位老先生不仅还在路上,甚至还有了渐行渐远的趋势。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先生,他是文明启蒙的先锋。胡适先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再造中华之文明,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唯有重新进行启蒙,并再次召唤德先生和赛先生。
科学方面,对于中国来说我认为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对待中医的态度,胡适本人口头上极力反对中医,而行动上是信中医的,说明他本人并未想通这件事情,为此事还遭受了挺中医的遗老遗少们的诟病,在这一点上远远比不上同一时期的鲁迅、傅斯年、陈独秀、梁启超、孙中山、梁漱溟、陈寅恪、余云岫、周有光等人那么坚定。反中医的历史源于一个半世纪之前,1879年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发表《废医论》,开启了反中医的序幕;1912年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未列中医药教育方面的规定,当时的教育总长汪大燮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国民政府动议“废止中医”。在座诸位都是饱学之士,我相信还有相当多的人相信中医,与一个世纪之前的启蒙先驱相比,请想一想:是不是当下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关于科学,胡适说:“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西洋近代文明的精神方面的第一特色是科学。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人生世间,受环境的逼迫,受习惯的支配,受迷信与成见的拘束。只有真理可以使你自由,使你强有力,使你聪明圣智;只有真理可以使你打破你的环境里的一切束缚,使你勘天,使你缩地,使你天不怕,地不怕,堂堂地做一个人”。
以上这些观点都极其准确,而且这些观点全部适用于对中医所造成的愚民作用的反思和辩驳。
胡适说:“一个国家的文明只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要多谈问题,少谈主义”、“人权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面子”、“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所能设计的最好的制度。这制度适合于圣人,而我们却都是凡人”、“暴力革命带来的必然是暴力专制政府”、“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胡适先生思维活跃,在思想上特立独行,其言论独树一帜,以上这些观点振聋发聩,其远见卓识远远超越了同一时期的其他人,直到今天仍有着鲜明的意义。
胡适先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再造中华之文明。今天我们读胡适,愿我们能重拾一百年多前新文化运动的荣光,召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回归,这才是胡适先生再造文明之梦对于当下的启示。谢谢。
今天大家都在赞许胡适,我有意唱一点反调。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距今已经100多年了,某种程度上,“五四”已经成为中国的“新传统”。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都认可“五四”,“五四”的基本出发点或者说基本追求是“科学与民主”(赛先生和德先生),但后来科学成了“唯科学”,民主成了“多数人的暴力”。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新传统”,这样才能立得更稳。
大家都说胡适“开风气之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胡适十几岁时赴美留学,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拿到博士学位,凭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在留学5年半左右“暴得大名”。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整天忙于各种社会活动,虽立志“为国人导师、再造中华文明”,但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就“暴得大名”,他的学问、学养到底有多深?我们可以打一个问号。
比如,胡适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中国哲学史,回答的是欧美人关心的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这就是他回国后在北大主讲及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他回答了有没有的问题,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真正完成中国哲学史写作的是冯友兰。
我们今天读胡适,要回到胡适本身,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到美国留学,并没有专注于做学问,立志做“国人师”,年轻时便“暴得大名”,我们要对他的学问、学养进行审视,进行批判,只有在批判的基础上才能进步。
主持人:胡适的“暴得大名”和研究方法
关于胡适何时“暴得大名”,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一般认为,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 1919年2月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始“暴得大名”。
郑敏会长谈到胡适的学问和思想,但恰恰忘记了他的研究方法。很多人认为,胡适的学问在很多专业领域只是“二三流的水准”,但他师从杜威带回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实用(实验)主义的方法,以此方法“重估一切价值”,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禅宗史等诸多领域重建了中国文明的价值,也使自己成为了“但开风气不为师”的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坐标。
对于胡适,我们最看重的是他从美国带回来的“自由平等”的精神。胡适不同于鲁迅等留学日本的那批人,他的宽厚待人源自于骨子里的自由平等的意识,像刚刚主分享讲到的“黄包车夫”的故事,我相信只有他能做到,鲁迅是做不到的,因为日本文化和中国一样,等级观念是非常严重的。我在海南工作几年,最痛恨的就是无所不在的等级观念,家长不能平等对待孩子,领导不能平等对待下属。没有平等的尊重,没有自由的思想,创新创造就无从谈起。
主持人:欢送汪师姐
汪洁师姐即将离开海口回美国工作,今天是我特邀汪师姐来参加读书会的。汪师姐在海口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积极参与读书会的分享活动,不仅主持过读书会,还在我们阅读外国翻译作品时多次通过E—MEIL与作者取得联系,把我们读书会的情况反馈于作者,并得到作者的积极响应。
让我们感谢汪师姐对读书会的贡献,并祝她在北美工作生活一切顺利!
这世界有那么人,有那么多作家,有那么多作品,胡适于我而言,是在生命的一些时点上,不期而遇的存在。
初中的时候,因为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兰花草》,让我第一次对胡适这个名字有了印象,从辨识度来讲,这个名字好认好记。
那个年代,考大学是人生大事,我本科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理工科院校。记不清具体的时间了,一个不错的仲夏夜,现在的先生,用一首小诗向我表白:
天上风吹云破,月照我们两个,问你去年时,为何闭门深躲?谁躲?谁躲?那是去年的我。
胡适先生的。
彼时觉得一个理工直男能知道这首诗,还用得很应时应景,不免心生欢喜,觉得是有切合点的。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和先生已经携手银婚,我们的女儿也袅袅婷婷,到了要恋爱的年纪。自认为很与时俱进的父母,我们故作姿态地按压着探寻与关切,从不主动过问。
直到有一天,女儿跟我说“妈妈,我认识一个男孩……”,我知道这是女儿的初恋,当妈妈的还是要问问她“是什么让你确定就是他,是什么让你确定心动了?”女儿说:“我们去西岛玩,望着绝美夕阳在远海天边留下最后一抹绯红,天色渐渐暗了,他说:“今晚月色很美,风也温柔……”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名句。
据说是他的学生,也有人说是他女儿,问:“全世界都用“I love you”,表达爱的诉求,表白渴望被爱的希冀,我们日本人,该怎样用我们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呢?”。
夏目漱石想了几天,他说:我觉得应该是“今晚月色很美,风也温柔”。
夏目漱石生卒要比胡适先生早二三十年,好像两人也并无什么交集,却始终给我一种感受,夏目漱石是日版的胡适先生。
将历史人物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认识和描摹,无疑是非常必须和有益的。因着一点即是巧合又是必然的链接,我与胡适先生,在我生命的一些可圈可点的节点上,有了时空交汇。
也是一种遇见。
罗志田先生写的胡适传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我只读了一部分,未窥全豹。主持人和主分享对本书的分析对我很有启发,一些观点如作为传记该书只写到1929年,不够全面,写法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某些框架标准,等等,我也有同感。
我注意到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论点:胡适先生具有传道士的特质。作者认为胡适在对孔子和神会的研究中,对他们宗教使命感的描述带有夫子自道的意味。我印象中胡适是一个理性冷静而温和儒雅的人物,而传教士多具坚执的信仰、充沛的宗教热情,甚至狂热。感觉胡适形象与传教士不搭。
读了传记中的一些论述,觉得罗志田先生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胡适一生对自己的思想方法、研究证明的结论和由此形成的观念坚持不变,不从众,不趋时,不阿世,不附势,不顾情面,坦白亮观点,学术上、政治上都是如此,在“五四”思想文化界的领军人物中是罕见的。如陈独秀、鲁迅等思想方法、观念都发生过转折,不是说转折不是好事,而是比较而言,坚持信念是胡适的特点,这特点确实符合传教士的精神。
我个人认为胡适这个特点主要来源于对实验主义科学方法有效性、可靠性的认可。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这篇文章中,胡适说:“我的思想受两个人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质和功用。”他们的存疑主义和拿证据来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胡适服膺杜威的实用主义的工具主义方法,他引用过杜威的观点“生活就是应付环境”,主要是要解决实际的真的问题,学术上是这样,社会活动同样如此,而“一切思想、知识、经验”、“天地间一切真理、一切学术、一切教育,以及什么圣人贤人的话,天经地义的金科玉律……都不过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他概括杜威的思想方法为五步:
❶ 在生活(研究)中感到困惑、疑虑;
❷ 确定困惑的点,将疑虑概括成具体问题(命题);
❸ 搜集信息,对问题的原因、结果和解决方案寻找(设定)一些假设;
❹ 从多种假设方案中选定可能性较大的方案;
❺ 根据证据材料对假设进行仔细求证,证实或者证伪假设的结论。如果证伪就要纠正错误,重新假设求证。发现错误与证实结论同样重要。
胡适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正是对出于对科学方法这种新工具的自信,胡适留学回国后敢于喊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与同仁们一起运用新思想、新方法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胡适本着传教士精神毕生应用、宣传、传授讲证据讲逻辑的科学方法,对于缺乏形式逻辑的传统中国步入现代,意义犹其重大。胡文辉(胡一刀)的《现代学林点将录》中将胡适列作学林江湖排名第一的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应该当之无愧。
罗志田的《胡适传》未写胡适的后半生,在此我根据补充几个实例,以彰显胡适的不盲从、不计毁誉得失的传教士精神。
(一)梁胡问答
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完成,多地收回租界,国民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时发生了著名的梁胡问答。
1930年7月,梁漱溟致信胡适,向胡适发难:“大家公认中国的第一大仇敌是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其次是国内封建军阀。您却认为不是,而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这有什么道理?”。
胡适回复:什么都归结于帝国主义,张献忠洪秀全又归咎于谁?鸦片固由外国引进,为何世界上长进民族不蒙其害?今日满天满地的罂粟,难道都是帝国主义强迫我们种的?帝国主义扣关门,为何日本藉此一跃而起,成为世界强国?”
胡适此时不盲从于舆论情绪,依据历史证据解释现实问题。
(二)低调俱乐部
低调俱乐部来自胡适的一句戏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一些政治和社会活动人士常聚在南京市西流湾8号(周佛海当时在南京的住宅)茶叙,议论形势及对策,主要有周佛海、陈布雷、高宗武、陶希圣、梅思平等人。胡适偶尔会参加。由于这些人认为中日国力、军力相差太大,全面开战会有更大损失,所以主和。胡适根据双方力量对比,也主张和谈解决。因为主战是高调,主和就成了低调。
蒋介石召开庐山国是谈话会,会上胡适与陶希圣提出和谈主张,当时蒋介石听取他们意见,也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沟桥事变的解决。后来蒋判断日本会蚕食中国,认为中方可以一战,决定在上海主动出击作战,希冀产生国际影响,获得援助。这时胡适坚持自己有证据的判断,上海决战难以获胜,他顶着极大的压力多次提出意见,在国防会议上蒋对胡适主和进行讥讽,时任参谋总长的程潜痛斥胡适是“汉奸”,国民党元老居正强烈反对求和甚至要求逮捕胡适。淞沪开战前的8月5日胡适与陶希圣求见蒋,蒋不见。胡适将意见函委托陈布雷转交蒋,陈布雷转交时对蒋说:“胡忠诚迫切,不敢不以上闻。”
胡适在日记中说:此事其难无比,但他要尽心力,不计毁誉和压力。可见胡适根据自己的研判坚持已见,希望避免战争,避免人民的更大伤亡损失。其坚持已见是出于爱国爱民之心,而不是个人或团体的利益。813开战后,蒋介石召见胡适希望他赴美开展民间外交,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援,他立即接受了这项任务,没有因为意见不同而袖手旁观。不久,胡适担任了中国驻美大使,在争取国际援助方面做出了相当的贡献。这些作为同样说明他的低调意见是出于公心。低调俱乐部有些成员后来渐行渐远,随汪精卫成立伪政府,走上“曲线救国“的歧路。胡适坚持在抗战阵营里做出自己的贡献,与周佛海辈有霄壤之别。胡适赴美途中还写信附诗给远在北京的周作人,尽朋友之谊劝他南下,怕周被日方利用,大节有亏,谁知周不听劝,也走上歧途。
历史无法重演,胡适的低调主和主张在当时是不是更有利的选择可以讨论,但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自己的意见,肯定是出于拳拳爱国之心。
(三)《水经注》研究
胡适学术研究以中国古代哲学史开端,之后研究禅宗史、清代朴学等,多是围绕思想文化领域,后半生突然沉迷于研究水经注。这个转折的内情显示了胡适重道求义、甚至有些任侠的一面。
据史料:1942年9月胡适卸任驻美大使后,芝加哥大学开出一万美金的年薪聘他讲学。胡适为全力撰写《中国思想史》的下册,辞谢了芝加哥大学的聘约。
他重归学术圈,1943年,完成了《易林考》、《曹操创立的“校事”制》、《两汉人临文不讳考》等考证文章。年底,他收到王重民的一篇考证《水经注》的文章,这篇文章逗起他对《水经注》研究史一桩公案的心结,这就是戴震(字东原)在校勘《水经注》时是否剽窃了他人的成果。
在这一天的日记中,胡适写道:“得王重民书,附一文,《跋赵一清校本<水经注>兼论戴赵、全赵两公案》。重民治学最谨严,但此文甚不佳。今日独坐,取《水经注》聚珍本、《戴东原集》、《鲒埼亭集》、《观堂集林》及《别集》,试复勘此离奇之公案。……客散后,我写长信给王重民,到天亮六点半才睡。我生平不曾读完《水经注》,但偶尔检查而已。故对此大案,始终不曾发一言。但私心总觉此案情节太离奇,而王国维、孟森诸公攻击戴震太过,颇有志重审此案。今天细读各案卷,乃作第一次之发言。”
戴震是胡适最推崇的清代学术人物,可说是他的思想偶像,戴震以考据学的辉煌成就被清代学者章学诚称为“乾隆学者第一人”。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批判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胡适曾撰文《戴东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戴东原哲学》等多篇文章,盛赞戴震。
对于戴震的《水经注》考据,王国维在1925年发表文章认定戴震的《水经注》研究抄袭了前辈学者全祖望、赵一清的著作,“戴氏窃书之案,几成定谳”;1936年,著名清史专家孟森又发表两篇文章,重申王国维“此案已成定谳”之说。
胡适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以戴震为人,不会做出窃书抄袭之事,但胡当时没有研究戴震关于《水经注》的文章,所以对王国维、孟森的说法没有发言。胡适当晚给王重民的回信中这样说:“我久想将来搜集此案全卷,再作一次审问,以释我自己的疑惑。我并不想为戴氏洗冤,我只想先摆脱一切成见,再作一次考订,以求满足我自己‘求真实’与‘求公道’的标准。”
经过深入考证,胡适掌握了相关证据。1952年在台湾大学文学院讲演《<水经注>考》,他说:
“明朝的大哲学家又是一位好官的吕坤的一句名言是:为人辩冤白谤是第一天理。《水经注考》付印的时候,一定把这句话摆在前面。我审这个案子实在是打抱不平,替我同乡戴震(东原)申冤。这个案子,牵涉全祖望、赵一清两个人。……这个案子还有许多问题,大家说是戴东原偷书,我找材料,发现戴东原两个本子,这两个本子可以互相参证。这两个本子有三个大缺陷,以这三个缺陷,可以证明戴东原没有偷全、赵两个人的书,主题可以解决了。”一句“打抱不平”说明胡适的心态,求公道的任侠之情也是传道士似热情的表现吧!
随着戴案引发对《水经注》的兴趣,胡适的学术研究重点转向《水经注》。胡适研究《水经注》多年,很多人认为胡适这样做不值。
梁实秋曾问他:“这样的研究《水经注》,是否值得?”胡适答:“我是提示一个治学的方法。前人著书立说,我们应该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为之辩诬,作伪者为之揭露。我花了这么多力气,如果能为后人指示一个做学问的方法,不算是白费。”他自认为值得。
(四)面诤蒋介石
1950年代,胡适自美赴台,宣传民主政治理念,他多次当面诤谏蒋介石进行政治改革,甚至劝蒋“毁党救国”,蒋介石感到威胁,当面敷衍,内心反感。
蒋介石日记中多次记载他对胡适反感和与胡适的斗法。1952年12月13日日记中记载与胡适谈话感想:
“十时,胡适之来谈,先谈台湾政治与议会感想,彼对民主自由高调,又言我国必须与民主国家制度一致,方能并肩作战,感情融洽,以国家生命全在于自由阵线之中。余特斥之。彼不想第二次大战民主阵线胜利,而我在民主阵线中牺牲最大,但最后仍要被卖亡国矣。此等书生之思想言行,安得不为共匪所侮辱残杀。彼之今日犹得在台高唱无意识之自由,不自知其最难得之幸运,而竟忘其所以然也。”
1958年在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就职典礼上,蒋介石演讲时,胡适当场反驳,引起蒋内心愤怒,蒋在1958年4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之来。第一次乃是民国十五年冬、十六年初在武汉受鲍尔廷宴会中之侮辱。而今天在中央研究院听胡适就职典礼中之答拜的侮辱,亦可说是求全之毁,我不知其人之狂妄荒谬至此,真是一狂人。今后又增我一次交友不易之经验。而我轻交过誉,待人过厚,反为人所轻侮,应切戒之。惟仍恐其心理病态已深,不久于人世为虑也。十时,到南港中央研究院参加院长就职典礼,致辞约半小时,闻胡答辞为憾,但对其仍礼遇不予计较……因胡事终日抑郁,服药后方可安眠。”
1960年蒋封杀自由中国杂志、逮捕雷震等人,特意安排在胡适离台赴美期间,同时设计不让胡适回台。后胡适不顾危险回台,并要求见蒋谈雷震案。蒋先是避而不见,后见面时以牵涉间谍搪塞,安排一定场面使胡不便深谈。之后,蒋在日记中对自己的手腕沾沾自喜。
对雷震等人判刑后,蒋介石感觉对胡适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他总结道,此为退台后“十一年来对内对外的反动投机分子的最激烈之斗争,至此或可告一段落”。“胡适投机政客卖空与胁制政策未能达其目的,只可以‘很失望’三字了之”(1960年11月24日日记)。蒋介石面对胡适的巨大影响力,既忌惮又想利用,他对胡打感情牌,在“雷震案”宣判后,蒋在自己的官邸给胡适做七十大寿,场面盛大,令胡适感动。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中央研究院酒会演讲时突发心脏病去世,蒋在3月1日去殡仪馆瞻仰遗容,3月2日日记中对胡适做他心中的盖棺之论:
“胡适实不失为自由评论者,其个人生活亦无缺点,有时亦有正义感与爱国心,惟其太褊狭自私,且崇拜西风,而自卑其固有文化,故仍不能脱出中国书生与政客之旧习也。”
在现实层面,蒋感到胡适逝世对他是一种解脱,他在3月3日日记又记道:“胡适之死,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了障碍也。”
胡适秉持好政府主义,尊法制重规则,希望在一定的法制框架内通过批评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做忠诚的反对派,一辈子独立不迁,横而不流,不躁进不放弃,始终如一,也可见传教士精神之一斑。
最后谈一点胡适与海南的一点缘分。
胡适的父亲胡传受广东巡抚委派曾到海南考察黎峒,据《胡适文集》记载,胡传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来海南巡察至十一月二十二日止,历时一个月。所写日记《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约一万两千字,是当时海南的重要民情史料。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胡适的贡献,可以对他的科学观做一些观察。一些观点认为:他的科学观是一种以实证为核心的“科学方法”,也就是说从认识论角度看他是偏经验而轻唯理的。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除了科学在“形而下”领域内发挥的巨大作用外,我们不能忽略意识、观念和信仰在“形而上”领域内的或许更为重要的作用。否则就很容易落入“唯科学论”的陷阱——不了解科学的有限性和科学的边界,或者换句话说科学只是表面现象的低级层次。尤其是将西方的发展与“科学”划一个等号,那更是将复杂的大千世界太过于简单化了。尼尔•波茨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就这一点有很好的论述。
因此,我们要问一个问题:除了用科学的视角外,我们是否也应该用“不科学”的视角来看待社会?
如果我们说,胡适服膺于以杜威等为代表的美国现代实用主义,他曾公开声明“我是一个实验主义的信徒”,那也只能代表在某一个时期内他在认识论层面是偏经验的。
在形而上学的层面,胡适尝试过对西方的宗教的深入了解,书中提到他甚至还有短暂的皈依经历(或许是自身的精神需求,或是为了获得亲身的体验)。在我看来,胡适一个难得之处在于开放的态度和宽容的精神。这个语境下的“宽容”,指的是他能跳出大部分人“二元”的思维——明知道观念的矛盾和对立,却能让这些观念并存,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中找到适宜的契合点,同时启发旁人用不同的视角来发掘“新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自身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或许胡适自身给他的“人师”的定位,或是“传教士”的情怀能够让他超越俗世的是非之争,在另外一个层面里做出思想融合、文化交流的贡献吧!另一方面,这样的定位也能让他是“清流”而不至于隐遁无为,是“当道”而又不至于同流合污——因为疏离“输赢”,就能够保持“旁观者”清醒的姿态。
胡适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我们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哲学家的水平去测度他。因为这样做,我们便脱离了他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环境。正像亚里士多德一样,他的贡献在于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通过他的著作建立了西方学科的分类雏形。与此相对应,亚里士多德所犯的错误也是最多的——但他对西方思想史和科学史的贡献已经让他超然于对错之上。
所以,我还是想重复一下上次读书会的体会——“在回顾胡适的思想发展史中,有时会感觉到一些‘矛盾’、‘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在我看来就是在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思想的涤荡,进而对原有认知的更新过程。”
回到传记本身,我想说作者不是白描式的写法而是带上了不少主观评价的写法(书名叫做critical biology而不仅是biology,较“胡适传”而言,似乎成为“胡适评传”更好),有些可以类比印象派与写实主义的区别。具体而言,就是这样的思想态度:“感觉是不可靠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感觉中的世界与实际的客观世界(如果存在客观世界的话)是否是一样的——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究竟在我们的心灵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感知到了什么。
因为主观印象不仅反映客观世界,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造就客观世界。作品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了主观精神表现,也许传记中的“胡适”就是“作者眼中的胡适”或者“作者期望我们看到的胡适”吧!
胡适对早期新文化运动、文学、史学等方面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功绩需要承认。我在搜集胡适生平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历史同期人物对他的一些评价。为了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我将胡适一生的经历脉络及部分评价内容摘录过来分享给大家。
第一阶段(准备期):19岁(1910年)考取“庚子生”保送留洋,26岁(1917年)学成归国就任北京大学教授,立志做国人导师。
第二阶段(开创期):26-28岁(1917-1919年)陆续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国哲学史大纲》等多篇论文著作,在新文化运动中暴得大名,终生笔耕不辍,直至34岁(1925年)辞去北京大学教授。
第三阶段(磨合期):37岁-39岁(1928-1930年)担任中国公学校长,通过宋美龄婚礼、南方演讲等场合与国民党高层建立了联系,在47岁(1938年)前担任国民政府多个行政职务;
第四阶段(动荡期):47岁-51岁(1938-1942年)担任驻美国大使,期间获得近30个博士学位;于55-57岁(1946-1948年)担任北大校长。1948年12月终是坐上了国民党的专机去往南京,而后于58岁(1949年)去往美国充当说客,可惜过去之后渡江战役局势已定,在美处处碰壁;
第五阶段(晚年期):晚年寓居美国,期间多次往返台湾。于66岁(1957年)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71岁(1962年)于台湾去世。
鲁迅对胡适的前后评价
早年的时候:“《新青年》时期,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我佩服陈胡”。
晚年的时候:“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但是,从中国小百姓方面说来,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胡适对日本侵华的态度,例如其在1937年8月6日给蒋介石的亲笔信中写道:“我们应该抱定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放弃东三省为最高牺牲,求得此外的疆土的保全与行政的完整,并求得中日两国关系的彻底调整”。
毛主席对胡适的评价
早在长沙读书时,毛主席已经把陈独秀还有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胡适,当成“楷模级”人物了。
毛主席在延安曾对斯诺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敬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二者在北京时曾有交集,但随着信奉主义的变化越走越远。到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远在美国的胡适还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恳请“中共领袖诸公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党”。
06
到1950年代新中国批判胡适的时候,据文学家唐弢回忆说,1956年或1957年春,毛主席在宴请全国政协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时,有人提到对胡适的批判,毛主席说:“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他还说:“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要想看21世纪对胡适的评价,可以看一下电视剧《觉醒年代》。
蒋中正对胡适的评价
蒋中正在日记中对胡适有诸多评价,选其中比较典型的几处:
1942年,蒋中正说:“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彼使美四年,除为其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以外,对于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甚至不肯说话,恐其获罪于美国,而外间犹谓美国之不敢与倭妥协,终至决裂者,是其之功,则此次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前,如其尚未撤换,则其功更大,而政府令撤更为难矣!文人名流之为国乃如此而已。”
1960年10月13日,蒋中正在日记里写道:“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1962年2月24日,蒋中正在日记中写道:“晚,闻胡适心脏病暴卒。”说明他是始料未及的,之后,他又亲自为胡适写了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两句话概括了胡适的一生成就。
1962年3月3日,蒋中正在“上星期反省录”写道:“胡适之死,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了障碍也。”
综合来看,胡适终年71岁,在美国呆了约20年,在当时尚未找到救国路径的时候赴美留学,美国文化对其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在1947年北大开学典礼上曾说过一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由此可见一斑。
殷海光曾有断言:“当胡适处境艰难而胡适思想被人人喊打的时候,我们就陷于不正常的艰难窘境之中;当胡适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胡适的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时候,我们则走向通往自由的健康之路。”
当代作家除了王小波之外,刀尔登算是思想与文采兼得的少数人之一。他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人类社会同几千年前一样,仍然是一种权力结构。在这个背景下,个人精神的解放,仍然无法不与社会目标冲突。人类的组织方式几无改善,对人的教育一如既往地失败,折磨过前贤的困惑,一样不减地在历史中轮回,而且颜色更加阴暗。……我又怀疑的是,即使有新的处境,也未必能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得答对上一个问题,才有机会回答下一道题”。
对于胡适和他的时代,我们答对上一个问题了吗?
两次读胡适,上个月侧重于“认识胡适”,而本次读书会大家谈的更多的是如何“懂得胡适”。今天虽然发言的书友不多,但都很有分量。赵博后详细介绍了胡适的为人、为学、为政,小天(陈恩晓)谈了胡适对当下的意义,吴易陶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胡适坚毅自信、不畏人言的传教士精神,董春则从文学方面告诉了我们胡适的温情。角度各异,但都让人深受启发。
我想谈谈对胡适一生三个阶段的认识,从时代骄子到时代弃儿,再成为时代楷模。
第一阶段:胡适少年得志,二十多岁就当上了大学教授,后来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再后来还当过北大校长和驻美大使,可谓是风光无限!这是胡适作为时代骄子的阶段。
第二阶段:由于苏俄政治上的成功,反对苏俄的胡适在蒋介石垮台时选择作为少数派离开了大陆。由于当时美国也抛弃了蒋政权,认为他们是没有希望的,而中国共产党更是彻底地批判胡适,加之胡适与蒋介石关系不和,因此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知识分子在1949-1957年是相当艰难的。从胡适《四十自述》等著作中,我们都能发现,这段时间在美国的胡适成为了时代的弃儿。
第三阶段:胡适又成为了时代的楷模。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揭开了苏俄不堪的一幕,而1957年反右斗争以及之后持续对知识分子的打击,使得当时留在大陆的一代知识分子都遭遇了劫难,几乎全军覆没。即便躲过一劫未身死者,也错过了黄金年华再难有所作为。这个巨大的反差,使得胡适90年代后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回到胡适成了学界的常识,胡适再次成为时代楷模。
胡适能够获得如此众多的推崇,我认为恰恰与他经历过时代弃儿的阶段是分不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知识分子一定要坚守常识,坚守良知,像胡适一样经历过时代的抛弃,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真正的楷模。我觉得,这正是我们重读胡适的意义所在。
推荐人:郭瑞俊
推荐理由:如果要读一本外国政治家的传记,这本书是首选。富兰克林作为美国开国元勋中让华盛顿都感到佩服的人,以其勇气、智慧和奋斗精神成为时代和国家的楷模。《富兰克林自传》不仅是影响了数代美国人的励志奇书,更是以平实朴素、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成就了美国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感谢海口市美兰图书馆提供场地服务和精美晚餐!
感谢李泳昌校友为本次读书会提供的大力支持!
感谢复智社和驰在科技提供网络直播支持!
※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读书会及本公号立场。
※转发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公号拥有相关版权。
✦摄 影:李 宁
✦文字编辑:陈少兰
✦图文编辑:何声芬
✦主编:郭瑞俊
来源:公众号 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