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复旦大学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1920年,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文中译本。新中国成立后,学术大师胡曲园、周谷城、周予同等教授兼任政治课教授。改革开放后,建立了直属学校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后更名为“社会科学基础部”。2014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首批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入选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院。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实现高效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聚焦教学质量与水平攻坚和认清教学新要求与新挑战为整体设计方案,从学生理论需求出发,完善思政课教学系统设计,形成了“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学院通过设立“三集三提”制度精进思政课教学,通过开展多学科联动支撑思政课教学,开发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讲、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等12门思政提高型课程,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多样需求。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和学院中心工作相结合,不断优化机制、激发活力、增强实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不断提高马院的政治站位,努力把马院打造成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重镇和坚强阵地,为国家培养国家需要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擦亮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底色。越来越多的在读优秀学生和杰出校友脱颖而出。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人才辈出,遍布于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为加强学院与广大校友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请您加入“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之家”并登记个人信息,我们后续将为广大校友提供更多服务和活动。
加入我们
欢迎您线上回家
请长按/扫描二维码
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之家
联系人:包炜杰
021-55665345
baoweijie@fudan.edu.cn
服务内容
接待日常校友和班级返校,及时向校友通报学校及学院的发展情况;
组织校友联谊、学术和行业交流活动,提升校友对学科及行业发展的影响力;
促进校友为学院的发展作贡献,搭建校友与母校、学院之间多层次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处理校友来访、来电或来信中所提出的问题并予以答复或解决;
接收校友的捐赠,筹集和管理校友活动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