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上海论坛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0-12-22|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12月13日下午,上海论坛2020之“上海如何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分论坛暨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生物医药医务界同学会2020年会在沪召开。本次论坛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网络向广大校友在线直播。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生物医药医务界同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原院长俞卓伟,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邬惊雷,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原院长、上医校友会会长桂永浩,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王明伟出席了本次论坛。


图片

上图为陈志敏副校长


论坛开始,陈志敏首先代表母校复旦大学和和上海论坛组委会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正在线上参会的校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陈志敏介绍了上海论坛是复旦大学的大型品牌学术活动,也是在上海举办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之一。本场分论坛相信必将是一场精彩的智慧碰撞。陈志敏还介绍了复旦人应对疫情勇挑重担所作出的贡献和母校近期在医学学科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后,他向长期坚持不懈、无私奉献推动上海论坛的校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向承办本次分论坛的同学会表示由衷的敬意,祝愿论坛获得圆满成功,并期待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及生物医药医务界同学会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成绩。


图片

上图为俞卓伟会长


紧接着,俞卓伟代表同学会致辞,他首先感谢了校领导的精彩致辞,并热烈欢迎了现场的嘉宾和直播端的校友们。随后,俞卓伟围绕四个方面回顾了同学会在年内的主要工作:第一,守望相助、助力抗疫;第二,创新形式举办论坛;第三,坚持每月举办科普讲座惠及广大校友;第四,跨界交流,资源共享。他表示:“我们要先忧后乐交相勉,这我们校歌的主旋律,也是复旦人历来的传统”。最后,俞卓伟呼吁校友们共同努力,在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上海、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中交出复旦人最优异的答卷!


在此次论坛圆桌上,来自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学术科研与顶级医学机构中的5位优秀校友代表围绕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热点问题,聚焦“上海如何建设亚洲医学中心”的议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感谢嘉宾主持王明伟的精彩主持!


图片

上图为与会嘉宾


对上海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认识


邬惊雷认为关于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考量:一是医学教育和能级;二是医疗服务体系及效率;三是社会整体保障能力,包括社保、退休保障、大病保障、商业保险等;四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科研能力和转化能力,包括高校科研能力、大型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情况、研发能力及吸引投资的能力等;五是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反应体系。医学中心城市,不仅是医疗服务,更是一个囊括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及转化、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保障、健康服务产业、公共卫生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系。从医疗服务体系角度而言,上海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整体已趋于完善。从医学科研能力角度而言,上海的医学科研水平已获巨大飞跃,临床转化近年来也进步明显。然而上海在医疗服务水平、服务效率、专科特色,临床、基础研究、公共卫生的医学教育供给及制定指南、研发新药、医疗器械等方面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桂永浩认为应当综合不同的评价指标,从不同维度认识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从丰富的医疗资源、先进的仪器设备的配置和一些危重疑难疾病的救治能力看,上海已具备了作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条件,而在另一些方面特别是以病人为中心,倾听病患的需求和针对不同文化、语言等方面的需求而具备的集成体系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在原创性科研方面,尤其是新设备、新药物研发,上海与期待还存在不少距离。从医学教育角度而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复旦上医一贯坚持把培养“既要有高超的临床技能,又要有厚实的科研能力”的临床科学家作为目标。此外,建设一流的医学中心城市还需要具有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理念的各类从业人员。围产医学、老年医学、心理学和康复医学都是未来医学中心城市建设中要给与高度重视的问题。


朱同玉认为上海作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在疫情中展现了出色的医疗资源调配能力、疫情防控能力、患者治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实力。上海在疑难杂症治疗、医学知识创新、医学领军人才、病患感受度等方面与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毛颖认为上海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医疗,同时又兼有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前往普通门急诊就医,很多大型医院中外地病人的覆盖率占60%-70%,反映了国内外对上海医疗水平的认可。上海的医院历史积淀深厚,不仅积累了文化,还有理念与思维的传承。上海各家医院各有所长、百花齐放,共同建设医学中心城市。


周行涛认为在上海建设亚洲医学城市的过程中,专科医院应该主动发挥积极的作用。上海可以针对中国甚至亚太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整合和打通临床诊断、治疗、服务、预防的综合链条,不断推动医学中心城市的建设。


图片

论坛现场

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影响


邬惊雷谈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社会体系的联动、市民的素养,都为这座城市的抗疫胜利奠定了基础。就亚洲医学中心城市而言,上海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相对比较健全的,上海的救护体系120,多年来始终保持负压救护车转运团队,在这次疫情期间有力保障了转运安全。


桂永浩认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使互联网和虚拟网络医疗获得了社会高度关注。抗疫中数字化、互联网、虚拟化和临床医疗的结合,既是一个安全而高效的体系补充,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朱同玉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危机,危中有新机,疫情同时也是促进医疗服务模式、医学研究、医学管理的重大机遇。本次疫情开启了大量崭新的研究领域,如前病毒及其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等。面对疫情,我们不仅要看到危机,更要看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科学新领域的深远的影响。


毛颖表示华山医院抗击打能力很强,复工复产后,医院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甚至超过疫情之前接待病人的能力。原本很强的学科经此次疫情变得更强,疫情对于学科的影响也为未来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互联网在就医体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重视互联网。


周行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眼耳鼻喉科医院也受到影响,通过不断提升各方面能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医院未来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提升服务能级。疫情下国际交流受到较大影响,如何通过线上交流渠道既接地气又达到同样的成效,需要不断探索。相信上海还能够通过内循环、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在建设医学中心城市方面开花结果。


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


邬惊雷谈到近几十年来,基因、IT、影像物理、化学、材料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的发展和医学能力的提升。综合性大学要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作为,除了医科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发展,除了传统的临床与基础交叉,还要考虑临床专科之间的交叉,考虑在新的能级上形成医理、医工、医文的交叉,不断推动医科与各学科的发展。在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建设当中,大家都不能缺席,要勇于争先、勇于创新、勇于合作。


桂永浩指出建设一流的医学中心城市,进一步完善学科间、医院间的交叉合作和资源调配不可或缺。医科内部资源及医工、医理、医文间的资源要实现良好整合,要从目前基于科研项目、资金、兴趣的“物理性结合”转变为相互间融通的、可持续的“化学性结合”。


朱同玉谈到复旦上医很快将迎来创建100周年,传承与创新都非常重要。医科内部的基础、临床、公共卫生,药学的融合将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医科还要与理科、工科、文科进行交叉,相信必会取得进展。每位复旦上医人都要有创新思维,不断用创新的产品、技术、方法助力建设医学中心城市。


毛颖认为未来各附属医院需要转型以适应医学中心城市建设,今后发展不是靠做大,而是靠做精。从简单的医疗中心真正蜕变为复合型医学中心,不只是常规的疾病诊疗,更需要进行医学创新。一要保证质量稳定性,二要保证创新性,做到顶尖将是未来专科发展的要求。如何保持领先、如何激发医护人员的创新动力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周行涛认为复旦上医在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都要紧紧抓住。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为医护工作者尤其是年轻人供通道。管理者要给创新者空间,要有政策扶持,将创新者推上轨道。其次要用好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在诊疗服务模式上还有很多提升空间。第三要进行学科交叉,自主研发设备、产品、药品、方法。站在眼耳鼻喉科医院的角度,要在下一个十年更理性、更客观看待以往的成果,更努力地攀登新的高峰,致力于将特色专科打造成世界级中心。不断提升医学的高度和温度。


图片

论坛合影

  


本次上海论坛2020之“上海如何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分论坛暨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生物医药医务界同学会2020年会在智慧碰撞中圆满落幕。

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