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召开了第九届第三次会长会议暨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黎瑞刚会长召集,与会人员包括(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安红军、曹琦、戴敏敏、顾建英、顾建忠、胡凌、胡旭波、华彪、季诺、蒋昌建、金煜、陆昌祥、吕厚军、秦冲、仇棣、裘慧明、邵俊、沈银忠、沈莹、史一兵、王光临、王廷富、王晓阳、邬惊雷、吴斌、吴骅、杨德红、杨文红、俞卫锋等30余位,共同回顾2024展望2025,迎接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秘书长张欢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和审议了2024 年度工作报告。笃行四十载、卓越向未来。2024年,校友会迎来创会四十周年,积极践行“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具体开展了以下四大方面的工作:
一、展科技文化双翼庆会四十载春秋
围绕学校“校园文化”和“AI战略”建设,结合校友会成立四十周年,启动首届科技文化节,引入高水平学术论坛及高雅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进校园,重点和复旦团委合作,从开幕到闭幕持续近2个月,开展14场系列活动,线下4000人参与,线上超400000人围观。
二、探索多形式党建推动各方面建设
组织“两会”报告会,观看红色电影,探访红色文化,学习百廿校史等,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据《分支(代表)机构管理制度》,多个分会完成换届与多个活动平台载体负责人进行调整,不断提升规范运作。
三、凝心聚力助服务融合创新促合作
1、近四百场线下活动 聚力服务中青年校友 通过整合行业和学科资源,打造一系列高端论坛,紧扣科技教育文化人才新质力,赋能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组织行业分享,开展走进考察,促进跨界交流,助力校地合作;举办兴趣爱好、相亲交友、健康科普、亲子活动等,打造毕业后生活圈。2、依托各院系工委会 持续服务离退休校友 爱心义诊、合唱排练、座谈报告、茶话返校为老校友带去温暖。
四、同频母校助发展 喜迎复旦百廿庆
2024年度本会捐赠和支出108 余万元,支持母校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科创生态圈建设、院系校友工作、关怀老教授、参与帮扶永平及博医团项目、复旦中学教育事业等,为“第一个复旦”的建设添砖加瓦。
会上表决通过了2024 年度财务情况。同时,会议听取了关于校友会住所变更、分会换届、俱乐部负责人调整、2023年度校友服务终身荣誉奖等有关情况说明。
随后,张欢重点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关于校友会支持复旦120校庆捐赠有关情况。每逢校庆,本会总是带头积极作为。如80周年校庆,本会邀请多位上海著名画家在母校物理楼共作巨幅国画“松柏常青,桃李争艳”;90周年校庆时,下属农学院工委会献赠一座刻有“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石制日晷;95周年校庆,本会和北京校友会共同参与校庆植树活动并各捐赠一株雪松;百年校庆期间,本会向全市校友发出“百年校庆,捐赠百元”的小额捐赠倡议筹得款项超10万元,后又捐赠“日月宝鼎”向母校百年华诞献礼;110周年校庆,本会募集110万元支持学生海外交流项目;115周年校庆前后,本会捐赠谷超豪院士铜像向大师致敬,随后又募集183万元(分三期)支持新生奖励基金项目。为迎百廿校庆,本会在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以校友会名义捐赠120万,拟在上海市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上海校友会基金,持续助力母校各项发展。同时,本会号召广大在沪校友线上参与120元小额捐赠,截至新闻发稿前已超过64万元。本会也在积极帮助母校联系对接大额捐赠。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百廿校庆这一主题,结合校友会新一年的工作纷纷建言献策,主要就“落实120校庆捐赠 组建专项基金模式”、“结合第二届科技文化节 策划校庆系列活动”、“建立紧密交流机制 深化跨界创新合作”、“对接母校成果转化 促进科创生态圈建设”、“传递复旦人声音 提升复旦品牌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与思路。
最后,黎瑞刚会长总结发言,他对各位在过去一年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了校友会2024年的各项工作。他回应了与会人员的宝贵建议,表示校友会将认真吸纳各方意见,在持续做好校友工作的同时同频母校发展,为百廿校庆贡献卓越之力。
会后,复旦大学陈志敏副校长到场带来了母校的关怀和勉励。他介绍了过去一年母校发展中一系列重大改革,并提到了“复旦源”精神文化地标项目建设正在进行,诚邀大家校庆期间回到母校共同见证新发展。他期待上海校友会作为各地校友组织中的主力军继续与母校携手共进。
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