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管理学院IMBA倪维然: 做最好的自己,助力更多家庭的幸福

2025-02-20|校友走访


14级管理学院双硕士倪维然: 做最好的自己,助力更多家庭的幸福

文章来源:2024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2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李言姝

 

倪维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14IMBAMIT项目)校友,佰灵果(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复二代俱乐部常务理事。

 

【学校篇】

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复旦大学、选择管理学院呢?

 

2014年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就读,2016年毕业。国际工商管理是我的第二个硕士专业,第一个硕士专业是传播学(品牌与广告方向)。

 

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就有复旦情结,但遇上2003非典,复旦大学取消了来我们高中的提前招生宣传活动,再加上赶上唯一一年估分填志愿,对自己不够自信,少估了38分,虽然达到了复旦分数线,但并没有填报。第一个研究生毕业之后我进入当时的上海宝钢集团新闻中心工作,担任企业报的记者、编辑。后来,为了更好地融入上海,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背景和视野,就辞职想读一个全英文的研究生项目,并且有一段外海学习经历。因为家里就我一个女儿,一直不支持我出国留学,怕出去了就不回来了。这次就跟父母讲好,是在上海读复旦大学和美国MIT合作的全英文硕士,中间有一个学期申请出去交换学习,学习后会回来的。

 

在复旦的学习生活中,您有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和相关的事情吗?

 

复旦两年的学习总感觉非常快,因为遇到很多有趣的灵魂,老师们同学们都热情有思想,而且活动特别多,所以跨项目跨年级的接触也比较多,很多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尤其要感谢两位老师,一位是我参加企业实践项目ilab时的团队指导老师赵优珍,她对于实践研究的方法指导,和与企业管理团队打交道过程中体现出的优雅智慧,还有对我们学生的鼓励与维护,都让人受益匪浅。特别赶巧的是,我在美国交换学习的时候,赵老师也在美国MIT斯隆商学院做了一年访问学者。所以我代表学院去波士顿参加全球商学院联合案例大赛的时候,赵老师也一直给我指导,我们有幸获得团体第一。赵老师还陪了我一天参观MIT校园。

 

还要特别感谢的是冯天俊老师,他是我们运营管理课程的老师,上课特别生动活泼,同学们都很喜欢。那时候正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冯老师也是非常有创业激情的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与我们分享一些案例。后来我在考虑创业的时候,第一时间跟冯老师请教,他毫不吝惜地给予了很多具体指导,甚至多年来一直支持我们。后来冯老师一步步成为了教授和MBA中心主任,他的持续成功也极大地激励着我不断进步。

 

您觉得在复旦的学习生活经历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带给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收获有很多,比如我们班级各个国家的同学都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我后来与各个国家的外教打交道都是很大的启发。再比如,那时候我还参与了学院的花旗银行金融实务课程,都是银行各个模块的负责人来亲自授课,对于现在我从事金融类业务,比如财富传承,都有启发和帮助。再比如,在校友中心的各种活动中,接触了很多优秀的校友,还有一对一校友导师和校友职业发展咨询,都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

 

复旦管院工商管理课程的两年学习经历,跟我之前第一个硕士的三年学术学习经历,其实感受很不一样,很丰富很接地气,直接重塑了我的价值观,也让我毕业之后非常自信地去迎接社会的挑战与机遇。也很想借这个机会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前两天正好有个同班同学来找我喝下午茶,我们就聊到当时为什么要来复旦读MBA,发现没有办法回答,但是这段经历又那么真实具体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在复旦读书期间还赶上管院30周年庆祝活动,从院长到整个学院,都散发着而立之年的喜悦与自信,世界银行行长这样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大人物都来到了管院,我也有幸目睹了李达三校友夫妇回母校捐赠的感人场景。所以可以不夸张地说,在复旦的两年,对我的一生都会有很深刻的影响。

 

【工作篇】

可以介绍一下公司吗?

我们公司在过去八年间都专注于英文科普阅读,线上线下海内外的会员家庭都有,市场很小众,但是顾客粘性很好,因为有这样需求的用户普遍认知很高,看重价值观和信任关系。同时英文科普阅读是个全球通识概念,所以阅读链接万物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在过去的一年多,我们独创的海内外“阅读+体验项目,反馈也非常好,是对传统文旅项目的阅读化提升。我们一直做C端产品和服务,因为我喜欢直达用户,打破信息差,与客户家庭建立持久链接。

 

为什么决定做这个赛道?在择业的时候各方面因素是怎样考虑的?可以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吗?

 

做这个赛道更多是因为自己之前的积累,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并不是刻意而为之。我之前有十几年大学生和管理类硕士英语入学考试培训经验,所以很多学生也会跟我分享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关注。虽然市场上也有很多供给,但是他们可能更看重老师的背景经验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环境,所以我们的slogan一直是让优秀成就优秀。我很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有自己所爱,用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大势确实重要,但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追赶大势,可能追随自己的内心会更加持久健康,有利于自己的身心灵。

 

您可以回想一下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怎么克服的?

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遇到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认为,挑战也是机会。之前我们的阅读活动都是线下进行的,邀请了很多外教,但是当时许多外教第一时间就回国了。2020年那个春节,我在家自己研究各种线上工具,顺利从技术小白开启整个公司的全面线上运营。春节之后,我们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40天。这着实是一个由危转机的过程,以前家长可能并不能直观感受到我们的介绍好在哪里,现如今一起都摆在了家长面前,家长们自然都很有辨别力。所以我们转线上是没有任何折扣的,客户可以选择转,可以选择不转。这为我们后期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线上线下同步同价运营,提供了很好的实践。

 

 

您对于目前自己的职业状况满意吗?之后有什么职业规划?

我挺满意自己的职业状态的。创业是自己对结果负责,做自己的事业很有动力,我也会一直做下去。过去的八年,我们虽然只是在英文科普阅读的切入口与家庭有深度链接,但实际上,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子女教育、家人健康和财富传承方面都是有需求的,尤其是高净值价格,更需要高品质的专业服务。所以,接下去,我们会在这三方面为家庭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您有多年工作经验,站在您的角度看,目前您从事的这个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如何呢?您在创业过程中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教育的需求自古至今都有,所以不存在没有市场的问题,大健康和财富传承也是如此,所以我非常看好专业服务业,这是咱们国家步入发达国家的必经过程。但是国内目前市场良莠不齐,所以这个行业的未来一定是需要更多高素养专业人才的加入,消除信息差,体现真价值。

 

下一步我会更加关注以咨询服务公司的形式把MBA的商业管理理念运用到家庭咨询服务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时代在政治课上学到这些,是很抽象的,但是现在越发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尤其是在大环境不确定的时候,细胞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客户因为信任我们,家庭一系列的服务都会选择我们。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真诚服务增强社会的信任感。

 

创业这些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客户,是客户的不断要求与信任提高了我们的服务能力,同时,在我们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也需要主动去提供更多服务来满足客户不断成长的需求,最终实现企业与客户长期相伴,共同成长。

 

 

【建议篇】

对于仍处于大学时期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和经验分享/寄语?

 

在学校就要保证自己有“三好”:身体好、生活好、学习好,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所有的工作最后都是体力活儿。一定要不断去尝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利用好复旦所提供的平台,去大胆链接更多资源。学生身份是一个最友好的身份,社会师长善待你宽容你帮助你,所以不要怕错,要大胆去试错。

 

同时,要避免去和别人比较,尤其是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就容易焦虑,课余时间可以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对世界保持敏感,理解和包容。对于容易焦虑的学弟学妹,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机会,我们要做的是随着时代进步迭代自己的眼界和能力。

 

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自己日常生活的?

日常里我的工作和生活是不太分的,醒来就开始工作,睡觉前也在工作,但是因为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也不觉得需要去平衡,工作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我喜欢work hard, play har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