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新闻学院硕士沈艺超:坚持热爱,做动人好内容
文章来源:2024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2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李言姝
校友介绍:
沈艺超,女,2014届新闻学院校友,现任三联生活传媒定制内容部总监。
【求学经历】
·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我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英文专业,并辅修了新闻作为第二专业,当时我认为英文更像是一种工具,而选择新闻是因为喜欢。到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就在复旦读了两年制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财新传媒,2014年赶上微信公众号爆发期,财新新开设了一个做生活方式类内容的公号,我成了它的第一名编辑。在财新工作四年多后,感觉自身职业发展到了一个转折期,就去了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当公关经理,但经过一段时间觉得这份工作不是很适合自己,就还是回到了媒体,在2020年底加入了三联。
·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复旦大学,选择新闻专业呢?
我认为复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更广阔的平台,而学新闻是我从小的梦想,小学就参加过小记者活动。
·您在复旦新闻学院的学习生活中,有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和相关的事情吗?
我的研究生导师黄小雄老师,经常让我们去他的茶室喝茶,平等地和学生们聊天,没有一点架子。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新媒体的运作模式,但是导师给我们做了很多分析,也鼓励大家去尝试。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他就拿着上线不久的今日头条APP,说信息流推荐将是未来信息获取的趋势。我接触到的复旦老师思维都比较开放,他们对于未来趋势也都有很深的见解。
还有一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洪兵老师,他会喊大家一起在大学路的酒吧聊天,聊的话题很宽泛,对什么都可以自由讨论。我记得有一年恰逢跨年,大家坐等《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出来,然后聊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职业就业】
·您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呢?定制内容怎么理解?
定制内容,指的是与品牌合作的商业内容,根据品牌方的需求来做传播,但同时也要符合媒体自身调性及读者喜好。我们部门目前主要负责深度图文类的定制内容,包括新媒体稿件、别册、书等形态。
·毕业之后的职业选择道路是什么样的?在择业的时候各方面因素是怎样考虑的?可以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吗?
我的建议是考虑自己和职业的双向匹配,从自己出发,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以及自己的爱好和倾向。同时也可以做排除法,通过多尝试,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我有一套叫“人生设计卡”的职业生涯规划卡牌 ,学弟学妹们可以试下,里面有三个重要的维度来帮助规划职业生涯,给大家参考:
第一,考虑自己的职业价值排序,也就是工作中的什么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经济报酬?自由度?独立性?成长性?同事或领导关系?工作生活平衡?每个人考虑的因素都不一样。
了解自己的技能点,也就是自己擅长、不擅长做什么,再来看自己想从事的职业需要哪些软硬技能,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不是匹配。这套卡牌里将技能做了分类:情商力、创造力、分析力、人际力,而不同类型的职业对这些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
第三,这套卡片给出了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绝大多数职业,可以考虑自己和它们的匹配度:一个是自己的兴趣,然后是对比刚才两项,它多大程度能满足自己的职业价值?以及需要哪些技能?综合得出自己相对适合的职业。
不过我认为,刚毕业的话,重要的是不给自己设限,去不断探索,以及能开放地吸收来自外界的各种反馈,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您可否回想一下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怎么克服的?
我比较喜欢能独立地工作,但是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加上我在日常工作中又需要随时保持在线、和人沟通,很难沉浸在心流状态里——但是想要真正把内容做好,又要花心思沉在其中。因此,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是自身的时间和精力管理。
还有一点是压力管理。压力很大感到要失控时,还是要适当放松恢复能量,我的方法是先放空几个小时。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式,可以去抱树,也可以去蹦迪。
·作为内容创作者,如何保持长时期创意在线?文案的灵感是如何获得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生活中保持张弛有度,去观察和感受世界,随时随地积累素材。还有多看看其他不同媒体的内容:逛逛书店、翻翻杂志、刷刷社交平台,激发灵感。
·对于想要从事这个行业的同学来说,您有什么建议吗?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技能和要求?
不管是做内容营销还是做新闻,我觉得还是要练好基本功:采访和写作的能力,要能把一个事情的逻辑讲明白,或讲好一个动人的故事。同时也要考虑传播性,你写的东西是服务大众的,要想一想怎么写更易让大众接受。
·您有多年工作经验,站在您的角度看,目前您从事的这个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如何呢?您觉得未来十年的发展和痛点是什么?
我认为自己目前从事的算是商业传播,这几年发展平稳,各种内容营销的形式包括线上线下,图文、视频、活动等等,都很成熟了。不过我认为我做的这块——深度文章,依然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根据不同的传播环境、读者喜好、媒体的发展,也一直有发挥空间,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选题,都能带来新感受和新刺激,常做常新。
·您对于目前自己的职业状况满意吗?之后有什么职业规划?
目前工作和生活比较平衡,整体满意。希望继续从事这个职业,用文字的力量,为品牌做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