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级法学院硕士生陈燕林:勇立潮头,做大数据时代的追梦者

2025-02-20|校友走访




05级法学院硕士生陈燕林:勇立潮头,做大数据时代的追梦者

文章来源:2024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1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本科生赖喆佚

 

陈燕林校友,本科深耕经济学,硕士阶段跨界法学殿堂,历经十余载公司法务工作的磨砺后,转行成为律师,踏入数据安全与信息保护这一新兴法律领域。

学科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陈燕林学长在本科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时,对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经济学和法学有着相通的底层逻辑:经济学构建于模型思维之上,通过设定变量与假设,构建分析框架;而法学思维则侧重于基础逻辑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揭开复杂问题的表面,层层剖析,直达核心。为了追随这份热爱,他选择法学作为硕士深造方向,将经济学的理性思维与法律的严谨逻辑深度融合,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旦大学的开放自由学术氛围为陈燕林学长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最初接触法学时,他常不自觉地带入经济学的视角讨论问题,但得益于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他逐渐突破思维局限,学会了从多角度审视问题,甚至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汲取灵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谈及锻炼法学思维的方法,学长建议同学们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以拓宽视野,熟背经典案例,在撰写文章和思考问题时通过不断自我提问、运用三段论等逻辑框架强化逻辑能力,确保论证过程环环相扣、完备严谨。

经验积累,勇赴中流击水
毕业以后,陈燕林学长投身公司法务工作,不仅在处理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事务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锻炼了法律素养和应变能力,还更深刻地了解了企业的运作框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通信公司承担法务工作期间,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合规和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陈燕林学长做出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抉择——转型为专攻数据安全与信息保护领域的律师。基于自身的法务工作经验,他认为,近年来国家颁布的《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从义务角度对企业提出了要求,其重点为引导企业规范、有益地使用网络与数据。而数据安全和数据治理方兴未艾,相关的法律法规尚在发展,相关的部门机制仍需完善,面对职业转型路上的不确定性与挑战,他依托扎实的法学功底,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数据合规咨询,通过线上直播课程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行稳致远。

寄语未来,传承复旦精神
在问到对法学院学弟学妹的建议时,陈燕林学长结合自身经历说道:律师更像一个创业者,如果选择成为律师,就在敢于冒险的同时坚定捍卫自己的法律底线。如果选择做公司法务,就要把自己视作公司的一份子,了解公司的程序框架、工作流程和业务范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公司的利益。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道路是多样的,同学们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兴趣进行选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