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杰:心有所向,行则将至!

2020-12-30|复旦人物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至此,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这样一群复旦人默默扎根在祖国大地,他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他们鼓足干劲、接力奋斗,用青春和热血书写责任与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复旦人的智慧和力量。

他是村民教育孩子的法宝,也让村民们觉得有了到达小康的希望,被他们亲切地称呼为“达康书记”。


他说“要在孩子们心里播下憧憬外面世界的种子”,他还说“能到复旦读书真的是一种幸运”。


他是哲学学院校友柴杰,今天一起看看他在小谷溪村的扶贫故事。



柴杰校友

图片

柴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02级本科、2006级硕士校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下派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小谷溪村驻村书记。



从北京到马边有多远?


如果用地图导航软件搜索,能看到一条和“黑河—腾冲线”几近重叠的线。这条跨越大半个中国的“线”,一端连着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另一端连着“山区、深度彝区、深度贫困区”三区交叠的国家级贫困县。


新冠疫情期间,村干部给在北京家里过春节的柴杰打电话,“口罩太紧张了,我们从乡上领到一个一次性口罩,戴了一个礼拜都不舍得扔!”柴杰听到这个消息,急坏了,立马到处找人,东拼西凑,终于买到了4000个口罩。然而快递停运,飞机火车也不方便,情急之下他便自己开车从北京出发,日夜兼程,用一天半的时间把口罩送到了村里。


“从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我知道,2160公里。”他说,“到了马边之后,腿瘸了四天,疼得几乎走不了路。”


 村

图片
图片



01

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来到小谷溪村已经一年,驻村的日子也只剩最后一年了。最近,村干部问柴杰最多的问题就是:“书记,明年结束,你还能再干一年不?”


走进现在的小谷溪村,能看到村民在地里辛勤劳作,孩子们干净健康,在新建的校舍里认真学习,五个住房安置集中点的砖瓦房错落有致,宽敞明亮,七条水泥路宽广平整,通向四面八方。如果每个月单数一四七的日子来到这儿,还可以赶上热热闹闹的大集,买到北纬30度线产出的优质农副产品。如此幸福繁荣的景象,在一年前还是村民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


故事还得从2016年说起。这一年,中央纪委对口帮扶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作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的老师,柴杰负责带队送课到马边,就住在当地的大风顶宾馆。宾馆里茶叶的品质之好让身为老茶客的他眼前一亮,当地干部骄傲地向他介绍:“其他地方每年都来我们马边采购十万斤当作明前茶卖哩!”高山云雾出好茶,马边的茶叶质地特别优异,但是当地发展跟不上,导致这些茶叶每年都只能以鲜叶或半加工品的形式低价出售。


回到北京,在马边县的经历还一直萦绕在柴杰心头。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多年,他在北京的生活稳定舒适,似乎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但是,他的脑中渐渐浮现起徐洪兴老师上第一堂课时讲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想到王德峰老师常说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想到吴晓明老师讲到的公平、公正与正义,他决定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做点什么:“我想趁四十岁之前,再挥洒一下理想主义,去做一点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事情。”


经过三年连续申请,柴杰终于成为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下派干部——小谷溪村的“第一书记”。小谷溪村是中央纪委在马边县帮扶的第三个村,是一个高度封闭的彝苗村庄,社会发育程度低,2019年年底退出贫困村序列前,这里的贫困发生率为60.08%,是“贫中之贫,艰中之艰,难中之难”的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干部常常说:“要是小谷溪村脱贫了,整个马边县也就脱贫了。”


2019年8月,即使已经做了许多次心理建设,但当柴杰踏上小谷溪村土地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仍然让他大吃一惊。“村委会前面是一条烂泥路,旁边是一大片烂泥地,大老爷们扎堆在村口的小商店里喝酒打牌,妇女们背着一个孩子、牵着两个孩子在村委会后面的水稻田里收谷子。”他停顿了一下,“这里的落后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驻村的第一个周末,柴杰睡到半夜时被一阵呼噜声吵醒。山里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黑暗之中,柴杰心一横,咬牙把灯打开,呼噜声随即停止,一个人影都看不到。“难道是幻觉?”忐忑中,他不安地关上灯继续睡觉,呼噜声又再次响起。仔细一想,他明白了,彝族同胞依山而居,猪圈就建在房子下,所以是猪在打呼噜:“声音和人打呼噜没啥差别,所以平时我们说睡得像猪一样,哎,还真是。”


怀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想法,柴杰开始想办法破局,着手改变村里的状态。可是一连三天,柴杰都没能见到任何村干部。“人都去哪了?”原来,连续两任村党支部书记均因为违纪被撤职,加上地方落后,与外界交流越少就越容易排外,村干部的工作态度十分散漫。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树立纪律意识成为了柴杰考虑的第一要点。怎么开始呢?“抓党建促脱贫真不是一句虚话”,柴杰说当时正好赶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于是想到了抓党建,他将教育范围扩大到全体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针对小谷溪村的实际情况,带着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的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这根弦绷起来。


彝族同胞抽烟喝酒无所顾忌,开会时大家猛抽烟,嗓子不舒服就随地吐痰,每次开完会会场都遍地狼藉。针对开会时的散漫现象,柴杰和大家约法三章,要求大家开会时不抽烟、不吐痰、不响电话。这个规定从村干部会议逐渐扩大到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坚持半年后,今年3月底,两个多小时的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开完,地上只有泥,没了烟头和痰迹,大家的纪律意识也就都树立起来了。


针对老百姓们白天扎堆喝酒的现象,柴杰首先给大家分析其中利害:“咱们白天不喝酒,晚上可以喝。因为白天喝酒误事儿,喝醉了一天浑浑噩噩就过去了。”其次让小卖部断供,对几个领头喝酒的村民做好思想工作,还把白天不喝酒纳入了文明新风的表彰活动中。两个月下来,这个坏习惯也改掉了。


白天不喝酒,晚上的夜校也办起来了。为了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柴杰将大家集中起来练习电脑打字。刚开始时,一段100字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村干部们打完要花一个半小时。坚持一年后,现在村干部们不仅学会了用电脑开证明写材料,还能做简单的Excel表格了。两支工作队成为了村委工作的得力帮手:四名青年组成的工作队负责动员农民工返乡,六位妇女组成的商业突击队负责学习生产技能、做生意做买卖,提高妇女在村里的地位。


一年下来,村干部们已经可以承担大部分工作,柴杰也已经和他们打成一片。

02

最可爱的花

图片


柴杰在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剪指甲


小谷溪村村小今年一年级有近四十个孩子入学,比去年翻了一倍,这让柴杰十分引以为傲。这个数字来之不易。小谷溪村民们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严重,家家户户基本都有4个以上的孩子,在这里,长女辍学的现象非常常见。


柴杰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地进行排查,发现村民曲别罗罗家里的长女曲别阿机已经年满15岁,但一天学都没有上过。曲别罗罗坚决不同意女儿上学,理由是家里的猪牛羊需要人照顾。


柴杰尝试和曲别阿机说话:


“你想上学吗?”

“不想。”

“你没上过学,但普通话说得很好啊。”

“我跟着电视学的。”

“那妹妹上学你羡慕吗?”

“可能她的命比较好吧。”

“假如叔叔做通你爸爸的工作,你去不去上学呀?”

“那我去。”


看着曲别阿机充满期盼却又胆怯的眼睛,柴杰第一次哭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曲别阿机读上书。多次和曲别罗罗沟通无果后,柴杰请了警察送法上门,向他普及这个行为涉嫌违法,苦口相劝一番,曲别阿机终于得到了上学的机会。为了防止罗罗临时变卦,柴杰还特意安排村干部连续一周接送阿机上学。如今,在校园里的阿机不再害羞内敛,性格也变得活泼大方起来。柴杰在朋友圈写道:“彝族的女娃娃,都是最可爱的花。”


解决了家庭给“控辍保学”带来的压力之后,柴杰开始着手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一直讲好射手是子弹堆出来的,好成绩是时间堆出来的”。柴杰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将学校的教学时间延长,上课时间从早晨9点提前到8:30,放学时间从下午2:30推迟到5点,“这样就把有效学习时间延长了”。



不洗手、不洗脸、席地而睡、人畜共居,曾是彝族同胞们长期的生活习惯。去年柴杰参加第十六届复旦大学世界校友联谊会时,受到一位校友在凉山幼儿园一项公益项目的启发,他制定了“一村一幼,一村一小”提升计划,给幼儿园的孩子们都配上了牙膏、牙刷和毛巾。每天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监督他们洗手、洗脸、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们由此感觉到学校和外面的环境是不一样的。现在,孩子们不仅能在周末保持干净,平日里还发挥着“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帮助家里人一起改善了卫生习惯。


图片


柴杰在第十六届复旦大学世界校友联谊会校友公益分论坛上演讲


抓教育不仅要靠脑力,还是一个体力活。有的孩子不好好上学,经常翘课,看见柴杰撒腿就跑。无奈之下,他叫上村干部漫山遍野地撵了一个多小时,差点儿摔下山,终于把孩子给堵住了,严厉地训了一通,孩子乖乖回校上学了。他已成为了村民教育孩子的法宝,“再不听话就让柴叔叔教育你”这句话比啥话都管用。


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柴杰联系多方资源,请了全国科协的科技大篷车来展示现代科学技术,请了书画家到现场描绘彝族的衣服,请来歌舞老师教学生唱歌跳舞。这些活动让本就能歌善舞的彝族孩子们兴致勃勃,热情高涨。一年前,村里两所村小只有一个孩子去过成都,五个孩子去过乐山。今年暑假,柴杰将39名成绩优异的孩子送到乐山外国语小学参加夏令营,让他们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他说:“要在孩子们心里播下憧憬外面世界的种子。”


图片


柴杰带领小谷溪村小的孩子们参加夏令营


2020年,在中央纪委的资助下,村里新建起一所村完小,给老师配备电脑,使孩子们上学的环境得到保障。现在小谷溪村学校不仅和乐山嘉祥外国语学校以及马边县民建小学结对帮扶学校,老师也从什么科目都教的“包班制全科教师”,实现了语文、数学等主课由专科老师代课的目标。更让柴杰很引以为傲的是今年开学,一些在镇中心学校上学的孩子都转回小谷溪学校读书了。当柴杰问孩子们喜欢哪个学校时,孩子们很神气地说:“咱们小谷溪学校比中心学校好多了!”


柴杰始终坚信,“教育是斩断穷根,斩断贫穷代际传承的根本手段”。村民们认为孩子上学的用处不大,他就给孩子们发物资、发奖学金,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大家:“孩子读书好是能挣钱的”。他成立了一个至少能维持10年规模的教育基金会,从社会各界募集资金,为成绩优异的孩子颁发奖学金。“只要坚持10年,小谷溪村现在的这批孩子基本上就能考出去了。”柴杰也笑谈,“按照我现在发奖学金的速度,可能10年撑不住。”


今年九月的开学典礼,柴杰把学生家长都召集起来,表彰了50多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共10万元奖学金,让家长和孩子一同上台领奖。有个孩子学期考试全年级第一,顺利考上了高中,一共获得3500元的奖学金。孩子的父亲在台上昂首挺胸,非要自己拿着奖状,觉得特别有面子。柴杰问他:“你儿子将来要考大学,你让不让他读?”村民连连点头:“读!房子卖了我也让他读!”


图片


柴杰(右)走访小谷溪村今年新入学的大学生王孝梅(左)家

03

每月一四七,就来小谷溪

柴杰刚到小谷溪村时,村集体经济产业为零,什么都没有。细心的柴杰发现小谷溪村地处高山,山地多坡地,加上2018年施行的退耕还草,因此草场资源很丰富,虽然家家户户都养羊,但是存在养殖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


他经过多方调研,精心谋划,结合当地的特点与特色,建立起一个标准化羊养殖场,一方面引进湖羊,进行品种改良,另一方面请外面的专家和养殖大户来对村民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大家的养殖技术。他还为生态羊想了一个标语:“我们的羊走的是云中路,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神仙草,下的是黄金蛋。”


由于小谷溪村特殊的地理环境,许多农作物的收益都不够理想,在仔细考察多个项目后,柴杰选定了老川茶作为村里发展的第二产业。村里的老川茶茶香浓郁,经久耐泡,营养价值高。但村民以往都只是采摘鲜叶低价卖给茶商,茶商再转卖出去,一斤能有10到15元的差价。考察过后,柴杰带着大家成立了制茶厂,注册了小谷溪老川茶的商标,收购老百姓种植采摘的茶叶,自己加工,不出村就能直接卖到茶客手中。


在柴杰看来,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作为第三产业的商业发展同样重要:“马边在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地理位置很好,这个地方是有经商基础的”。他深知“若是产品不能变成商品销售,百姓仍然没法增收,一切都没用”。但是当地村民普遍认为只有养起来、种起来、堆起来的才是产业,因此他认为脱贫攻坚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老百姓的观念。


有一次,柴杰和村民聊天的时候说:“我帮你们把腊肉卖出去。”“这是我们自己吃的,为什么要卖?”老百姓一句话就把他给噎住了,“这个(观念)我是跟他们这争论了很久”。


在当地彝语中比鹌鹑蛋大一点,比鸡蛋还要小一点的土鸡蛋叫“窝切”,柴杰说这种土鸡蛋特别香,“但是每家每户一个星期下来只能攒十几个,大家拿这点鸡蛋去乡上、县里卖连往返路费都挣不回来,所以根本不现实”。


又一个因地制宜、思路清奇的为百姓谋福利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应运而生。


图片


4月1日,这天一大早,村里就挂起了长长的横幅:“小谷溪赶场,心里暖洋洋”“每月一四七,就来小谷溪”。柴杰筹划的集市正式开场。他还成立了商业合作社,敞口收购百姓的农副产品,然后再集中出售卖到外地,促进村集体经济资产增值和老百姓增收。


4月11日,大集又一次如期开展,一位质朴的村民笑脸盈盈,他面前的地上铺了一块塑料布,上面堆了四季豆、黄瓜等新鲜蔬菜,还有一个塑料盆里装满了咸菜。这位村民叫立古拉罗,由于患有听力残疾没法外出务工。看着村里的大集开展得如火如荼,7日的大集上,他尝试着拉来了100斤四季豆,没想到一天就卖空了。所以11日这天他除了卖四季豆,还增加了黄瓜和自己腌的咸菜,挣到了两百块钱,高兴坏了。


村民有了商品经济意识,也就有了收入。“用商业精神引导塑造现代人格,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就不是梦。”柴杰的喜悦霸屏了好友们的朋友圈。


同时霸屏的,还有他的儿子虎虎对着镜头甜甜地笑着的照片,他面前的蛋糕上有三只不同颜色的恐龙。原来这天也是虎虎三岁的生日。千里之外,柴杰通过朋友圈遥祝:“儿子,生日快乐。”

04

小谷溪村的“达康书记”

图片

村里事多,脱不开身,柴杰一个季度才能回一次家。他需要先从村里到县城,再从县城搭车到乐山市,接着从乐山市乘高铁到成都,从成都坐飞机才能回北京,单程一趟需要耗费一天半的时间。


得知驻村的申请通过后,妻子和父母都非常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来小谷溪村这一年多,事务繁忙,柴杰每天晚上都是一两点睡,早晨七点起床,吃饭更是没有准点,每半个月才能抽空和儿子视频一次。“和我视频时小家伙一直不看我,每次通话最后我会和孩子说,‘虎虎,跟爸爸拜拜’。他看都不看,特别敷衍地挥个手。”柴杰很怀念曾经和儿子亲密陪伴的日子,虎虎满百天时他请摄影师到家里拍照,摄影师还很奇怪:“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亲妈妈,你们家孩子亲爸爸。”今年九月虎虎开始上幼儿园,缺席孩子的成长,柴杰内心的失落是难免的,“但是两全很难齐美”。


柴杰心里牵挂妻儿,也牵挂着另一个“家”。他与村民如同家人朋友一般相处,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一年的时间,柴杰从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气干部,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大嗓门”干部。在总结基层扶贫工作的关键时,他说:“鸡血,一定要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干。”付出总会有回报。村里人也真心实意感谢柴杰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他到村里实施的各项举措,让村民们觉得有了到达小康的希望,于是他们亲切地称呼柴杰为“达康书记”。


通过一年的努力,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小谷溪村的集体经济资产和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一千万。以往村民坐泥地上吃饭、躺泥地上睡觉的不良习惯也早已不见,现在大家都养成了“上凳子就坐、上桌子吃饭、上床睡觉、上厕所解手、送孩子上学”的“五上”好习惯,每家每户也都有自己的养殖业,有了经济收入,村民们完全脱离了曾经因为贫困而对生活丧失希望的麻木状态。


小谷溪村蜕变了。柴杰认为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在脱贫攻坚过程当中,就真的会发现自己的力量是很渺小,不依靠别人、不依靠大家、不依靠组织这个工作是干不下去的。”


以“宅”自嘲的柴杰现在会主动参加复旦大学校友会的活动,抓住机会介绍村里的情况,依靠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牵线搭桥,凝心聚力,进行资源整合。


“一块两块不嫌少,一亿两亿不嫌多。”曾经的柴杰不愿有求于人,遇到困难都是自己想办法。来到小谷溪村之后,为了村里的发展,他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拉下面子到处找资源。“我都把我亲爹给‘坑’过来了。”想起当时的情景柴杰也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我爸的战友是一个企业老总,我就动员我爸去说服他战友来捐赠,回馈社会。他们两人当天晚上到村里,第二天上午捐赠仪式一结束我就撵着我爸走了。”连中央纪委同样在马边挂职的县委陈副书记也觉得柴杰有点“六亲不认”。


驻村工作还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柴杰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我希望离开的时候,不仅要留下一笔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解决大家住房、吃饱、教育问题。还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实现农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前这两点都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柴杰准备把精力放在当地移风易俗的改变上,让全村人民在精神方面现代化起来。“这边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就得去相亲订婚,满十八岁就要成亲,这种思想必须要改变!”


今年国庆假期结束,在回小谷溪村的路上,柴杰发了一段行走在乡间小道的视频并配文:“风驰电掣,国庆不休,化缘归来,感谢各方爱心人士。”原来返回北京休假的柴杰并没有歇着,他为村里又拉到了新的订单。

05

到复旦读书是一种幸运

图片


毕业十年,只要有机会到上海,柴杰都会到复旦大学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以前‘母校’对我就是个名词,现在说起‘母校’真的就是我的母亲一般的学校,回到复旦的那种感觉很不一样。”


在柴杰的记忆中,复旦北区后门出去就有黑暗料理。“一个肉夹馍,两份香酥鸡,一份蛋炒饭,再来两串铁板鱿鱼”是柴杰每晚的完美餐单,“我的天!读完三年研究生,长了30斤肉”。


当然同时迅速增长的还有学术水平和能力。


柴杰从小热爱读书,在部队当兵的父亲常常会给他带回来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著作,受此影响,他将哲学视作“最顶级的学问”。2002年,柴杰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是同学中唯一一名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批次三所学校第一志愿都选择了哲学专业的人。


然而,到了复旦后他才发现,真正的哲学和他所以为的哲学大不相同。王德峰老师所教授的第一堂“哲学导论”课给柴杰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我没有接触过外国哲学的书籍,很多内容都听不懂,感觉自己很无知。”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短板,柴杰和室友相约晚上一同研读讨论。他们读海德格尔的著作,也读普希金的诗,互相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在不断求知中度过了愉快的大学时光。


“能到复旦读书真的是一种幸运”,本科毕业后,柴杰继续在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深造。复旦的老师给予了他许多灵感,也对他之后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柴杰的记忆里,他的导师俞吾金教授是一个非常有风骨的人。俞老师在任何场合都在看书,做学问时常常会对经典表述提出质疑。柴杰还记得刚上研一时,俞老师给他开列了一个书单,希望他争取一年内把这些书都读完。这可把柴杰吓一跳,他委婉地向俞老师表示一年读完这些书难度实在太大。没想到俞老师笑眯眯地说:“你能读到哪里算哪里,如果你觉得跟你的兴趣或者研究方向不符,也可以不读这些,只要你自己去读书就可以。”


正是俞老师开放包容的态度,促使柴杰选择了和俞老师不同的研究方向。即使在答辩时其他老师都质疑他的结论与传统观点不相符,俞老师仍然非常支持和鼓励他做自己的研究。


在写硕士论文时,柴杰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可以参考,偶然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哲学系丁耘老师的发言,感觉和自己的观点很相似,便上前询问是否能看一下老师的发言。丁耘老师爽快地将还未发表的论文给他:“没有问题,你拿去用。”柴杰现在想起来仍然十分感动:“老师完全没有担心或者考虑我的引用可能会影响他论文的发表,实在太伟大了。”


哲学系的林晖、王德峰、张汝伦等老师也给柴杰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道:“这些老师让我看到了一种最纯粹的对真理的追求、对学术的热情,他们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无比感谢复旦,感谢老师。”


柴杰的微信名为“此木为才”,“此木”合在一起是“柴”,“为才”也是他对自我的期许。2005年,柴杰是复旦大学第38届学生委员会委员,彼时他在竞选海报上写了黑格尔《小逻辑》中的一句话:“我祝愿并且希望,在我们所走的道路上,我能够赢得并值得诸君的信任。”十五年过去,柴杰从一名复旦学子成为了千万扶贫干部之一,他也赢得了小谷溪村老百姓的尊敬与信任,他值得这份信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