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级中文沈文婕:教师的成长之路

2021-01-06|校友走访



98级中文沈文婕:教师的成长之路

采访者:沈文萱


沈文婕:交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区骨干教师。2017年荣获“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现为陈军语文德育实训基地成员。

沈老师立足讲台,不断突破自我,获得过第二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中学文史学科类一等奖、上海市第九届金爱心教师二等奖、2014年度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三等奖、第六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入围奖、杨浦区第十二届“百花杯”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二等奖。沈老师勤于笔耕,参与过《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中国人——儒道释会通的人》《杨浦区语文学科创智课堂实践指南》等书籍、资料的编写工作。


采访过程
沈文萱:老师您好,我们是复旦大学2020级中文系本科生。很荣幸邀请到您来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想关于您的职业之路和复旦生活作一个了解,请问现在可以开始我们的访谈了吗?

沈老师:好的,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访谈了。


问: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
答:这个问题其实我想联系着复旦对我的影响来谈。我认为,一个人从事某个职业、对某一职业的渴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我的家里有一块小黑板,我就经常拿着粉笔模仿着我的语文老师在上面写字,我觉得老师是一个懂的东西很权威、很多的一个职业。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去模仿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某种职业,而现在我成为了交大附中的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这其实是有一种注定的意味在的。
我在研究生期间做过很多的兼职,在电视台、杂志社、广告公司都工作过,但是最终没有留下。我觉得复旦出来的人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自我意识非常的强烈,很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践行自己的理想,同时对自由有着很强烈的渴望。我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感觉想要做一件事需要去沟通各个部分,中间的手续较为麻烦;杂志社里写的文章有时候会被编辑修改,最后偏离了我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广告公司其实是复旦的学姐开办的,她非常认同我的一些点子,有时候同事们都下班去聚餐了,但我还得留下来加班工作,这也让我感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自由。

而作为一名老师,我教学生时候可以自由地分享我自己关于人生、关于学问的一些想法。保证了学生们的成绩的前提下,课程内容的安排基本都取决于教师自己的想法,相对比较自由,更符合我的追求。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其实很适合做老师,因为跟学生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过程很有趣,学生如果能够受到你正面的影响,就觉得这些很愉快的事情。


问:在从教的这几年里,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人/事吗?
答:作为老师,印象深刻的人还是学生比较多吧。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学生,是插班生。交大附中跟别的学校有一个“对口托管”的项目,会提供一定的名额供对应学校的学生进入交大附中插班学习。他当时进来成绩比较差,人也比较沉默,跟学校、班级融入得不是很好。我作为他的班主任,当然是要去找他谈心的。这里的谈心我感觉和朋友之间谈心不一样,但是也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和学生谈。谈心是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要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且更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沟通。在谈心过程中,这位同学他也依然保持沉默,很少给我回应。高三那年,他因为无法适应交大附中的学习节奏回到了原来的学校。

但是他离开之后每年逢年过节的时候总是会短信来问候祝福我,还会跟我分享一些他生活中的事情,比如他读大学了、做实习了、找对象了……现在他已经27岁了,每一年依然和我保持联系,总是用最普通但蕴含着不落痕迹的温暖的话语来跟我说他对我的祝福。当我再回消息给他,他也不会说过多的跟我有进一步的交流,他就是淡淡的一个人,但他的习惯一直没有变。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能够被一个萍水相逢的同学惦记那么多年真的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问:什么时候可以更深地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意义?
答:这就是上一个问题的那个时候吧。
我任教这么多年,感觉到在高中阶段,其实老师很难对已经基本成型的学生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他们更多程度上由于家庭和小学、初中的教育而差不多成型了。老师应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老师其实就是学生生命中过客,不要想着自己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刚刚步入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认为老师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然后很多事很多话都非常的谨慎,感到了一定的迷茫。这里我和复旦大学的王德峰老师进行了沟通,他的一番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老师是扮演着一个“点燃”的角色。在讲台上,老师传授知识,分享自己的观点。学生如果能从你的话中感受到正面积极的一面,从而得到启发成长,是他心中本来就有着一颗正面积极的种子,这颗种子在此契机下生长发芽;而如果一个学生因为你的一番话进入所谓“魔道”,也是他心中本就有“魔”,不是老师所能轻易影响的。因此,老师这个职业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点燃”,做的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光。


问:会有想要“重返大学校园”的想法吗?
答:如果这里的“重返大学校园”指的是穿越回到我读大学的时候的话,那么我觉得我应该不会想要回到大学时光。
我觉得校园生活与青春记忆密切相关,回忆起我的青春、我的校园,那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回忆。青春就是有很多试错的机会的,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说错话、做错事过呢?我的校园记忆里也是有说错话、做错事的那些回忆的,那是属于我的青春的特有记忆。

对于现在的我,并不想回到过去改变那些说错话、做错事的特有记忆。我认为人还是要过好当下的。


问:您认为在复旦中文的学习给您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答:我当时进入复旦大学是基地班,基地班每年挂靠文史哲中的某个系,我们那年正好挂靠在了复旦中文系。其实文史哲三个专业的知识我们都要学习,所以对中文系不能说特别有归属感。我在复旦学习的日子里遇到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包括老师、包括同学、包括整个校园里各式各样的不同界的不同专业的人,甚至是有一些是在毕业以后认识的。这些有才华的人让你觉得首先自己也是有才华的。其次比你有才华的人多得多,他们会给你很多充实的东西。

举个例子,像中文系的骆玉明老师,或者我的研究生导师王德峰老师,我们那个时候听他们的课记笔记几乎一节课我没有一刻停下手里笔的,就是你会看到别人是多么有才华、多么认真,多么努力。这些笔记到现在还对我有很大的益处,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才华让我发现我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认识到学问的深广度、认识到人生的深广度。


问:在大学期间您会在空余时间会有些什么兴趣爱好?
答:空余时间的话能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我们那个时候还流传着一句话叫“玩在复旦”。但这个玩跟学业也不冲突,一点都不冲突。它是“自由”的体现,是你自己的本性的一种充分的成长。我们原来在学校里、在家长的看护下并不是活成自己的样子,但是在校园里这种自由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热爱一些什么东西、身上有什么样的闪光点。
比如当时复旦有个棒垒球联赛,我们文科基地班和理科基地班组成联队参加。我们队的比赛成绩并不好,但我至今记得在一场比赛中为我们队拿下了第一分。我的同学们对我说:“当你奔跑、划垒的时候,身上是有光芒的”。

而后当你去玩各种各样的东西的时候,你在各个领域都看到了自己的光芒。


问:那您是如何平衡学业和兴趣的呢?

答:学业和兴趣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它们都是人的成长方式。大学生应该是非常有行动力的,也有超旺盛的精力。除了前面说到的各种兴趣之外,我从大四到研究生毕业期间其实一直都有在做兼职,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工作。这些爱好和兼职并不会拖累我的学习,我本科期间绩点还是不错的,研究生时专业课也是全A。


问:那请问您有什么学习窍门吗?
答:首先是上课一定要记笔记。笔记真的很重要,它既是你考试复习时候的一个参考,也对你的人生有更为长远的影响。我现在教学,有时候翻出我大学期间记的一些笔记,那些专业课教授的一些观点还是能给我新的启发。
其次是大学写论文眼界要高。论文不同于初高中阶段写的随笔,它是很正式的研究。在写论文的时候要多去关注别人对于这个内容写到了什么程度,才能集大成,有更高的眼界来写出自己的论文。

最后是关于考试。对于文科生来说,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前一定要好好“背”。当然不是说死记硬背,肯定是要融会贯通,深入理解的。但是年轻人应当充分调动自己的记忆力,短期来看是准备一门考试,长期来看,这些基本功方面的积累会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大有裨益。


问: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复旦的生活,会是什么呢?
答:谈到复旦,那就是自由了。复旦人常常说“自由而无用”,哲学上也讲究“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不过我觉得,“无用”和“无能”是两回事,人不能成为一颗烂苹果,没有理想。个体存于世,还是要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意识,这点也是很多复旦人身上的共性。
不过自我意识的强大不是自大、自私,而是要充分地与外界交流、充分地跑到这个世界当中去看明白很多的事情,见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事物的博大,从而达到真正的自由。这一方面我觉得很多复旦出来的学生能够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的有才华,但是对于外界的交流可能还是不是很足够。

我想把“自由而无用”稍作修改来形容复旦生活。我认为,复旦的生活是“自由而有才华”、“自由而有用”的。


问:您有什么对复旦中文的学弟学妹的建议/祝福吗?
答:首先是我希望你们能在复旦的校园里充分地“玩”,在“玩”中认识自己。社团是可以参加的,参加一些自己真正喜欢也真正在做事、办活动的社团,对认识自己和提升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是要充分地跟世界沟通起来。我们跟世界充分互动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到自己的界限、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你才有可能去更好地立足、看到真正的自我。中文系的人有的时候会过于狂傲,当你站在外面去看自己、看你的同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狂傲有的时候会反过来伤害自己。

当时我们班的导师傅杰老师第一节课跟我们讲的就是要低调,而我们班其实总体来说是很低调的,但是这种低调其实是内心掩饰不住的一种骄傲。我现在想来有的时候也掩饰不住,但自己还是要更好地去消化这种掩饰不住地骄傲,不是去压抑它。


沈文萱: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希望老师您工作顺利,生活美满。再见!

沈老师:同学再见!


访谈结果
通过本次访谈,我们了解到在沈文婕老师职业的选择之路上“自由”和“个性”对她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师也回忆了从教生活中一些令她记忆深刻的人和事,让我们体会到了教师这个职业背后的故事。教师作为学生人生之路上的引领者,扮演着“点燃”的角色,点燃学生心中的火光。同时,当自己在履行职业道德的时候能够对他人产生一些影响,发生“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沟通”,是令人十分欣慰的。
此外,沈老师也与我们分享了复旦的生活,并给予大家许多建议和祝福。她认为在平衡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活要能够积极地去“玩”,它是“自由”的体现,是你自己的本性的一种充分的成长,我们可以在“玩”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所能发出的光芒。同时,我们也要积极跟世界沟通,并通过与世界的沟通去意识自己的责任、界限和弱点,进而更好地看到真正的自我,低调、谦逊地立足于世界。

在与沈老师的交流中,她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和温柔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也从她的分享里收获良多。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认真体悟沈老师所分享的经验,更好地拥抱四年的大学生活,成长为“自由而有才华”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