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级新闻系本科王晓韩:走入内心,走向社会
文章来源:2023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2级法学院研林子雍
王晓韩:1995级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本科校友,现任职于汕头市党委部门。学姐认为,新闻承载着社会责任,对社会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新闻系是一个专业大类,是注重实践、密切联系时事和社会的专业;复旦大学的新闻系又是全国顶尖的存在。除此之外,新闻系更符合学姐的心性,“新闻无学”意味着新闻广学,代表着探索、接触各个领域的不同事物、不同群体,意味着广阔的专业涉猎与宽厚的常识知悉,更能容纳丰富的兴趣。种种原因,造就了学姐和复旦新闻系的相遇。学姐在复旦遇到了众多大师与优秀的同学。她表示,时隔多年,虽然很多理论知识都已然忘记,但对于老师当时所传授的如剖析问题的方法、观察社会的角度、职业道德等直至今日仍记忆犹新。这些东西对于三观的塑造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是令人受益终生的财富。而论良师,学姐对于李良荣教授的上课情景仍记忆深刻,“当时李老师已经是博士生导师了,很幸运我作为本科生上到他的课。我记得,有一次李老师在课堂上拿出一张展开的报纸,对我们说,报纸上的每一个新闻都是真实的,但大大小小众多新闻所形成的宏观整体排版格局,就一定是客观真实的吗——不一定。每一个微小的真实新闻,在不同的编辑意图的反映下,宏观而言能够呈现完全不同的观感。这便是老师当时所传授给我们的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关系。”复旦在读期间,学姐曾在上海的文汇报社实习,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前往北京或留在上海,而是怀抱着建设家乡的理想,选择回到当时充满经济活力亟待转型的家乡汕头发展。回到汕头,学姐一开始便在市委办公室工作,从业二十年,下过基层,上过机关,在多个部门工作过。这些工作经历造就了她如今较强的综合能力。谈到对学弟学妹毕业之后的建议,学姐说,一线大城市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资源,特别是新闻相关专业同学所需要的媒体发展程度,还有有学术深造需求的同学所需要的科研团队等等。有这些需求的同学留在大城市可能有更大的建树。然而,建树与辛苦程度几乎是呈正比的,因此,对于城市、职业的选择应该基于清晰了解自己心性的基础。社会当中有千千万万的人才,所以并非一定要在某个行业、领域做得多强,只需要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感,问心无愧就好。与此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保持好奇心,保持对人、对事物、对社会的热情;复旦毕业的我们,自信、底气一定要有,相信自己已经是优秀的存在,但同时又要保持平常心,人生不过是起起伏伏,可能在某个阶段感觉停滞不前尘埃落定,又会在某个阶段感觉自己无限上升,这都是很正常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爱心,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麻木不仁而失去了爱的能力。或许社会中对于成功的评判体系是功利的,但我们需要具备自我的评判标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我价值,便已足够。作为体制内工作二十余年的资深人士,学姐对毕业之后欲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学弟学妹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即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实务经验仍然几乎为零,需要在单位中重新系统地学习实务,保持谦虚的态度更有益于我们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其次,清晰自己的优势、定位,在保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多把一些琐事做好,主动去承担一些事情,把它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去积累。学姐还分享了自己刚开始工作的情景——一开始工作便是整理各种档案、资料,或许对于很多新人而言这是毫无意义的琐事、杂事,但对于学姐而言,这项整理的过程反而充满着更多可能性,充斥着更多乐趣,不仅学到了整理的方法、归纳分类的角度,更是在浏览、阅读资料时丰富了自己的见识。谈话间隙,学姐对母校二十多年来一如既往地抱有感激、怀念之情,对于校训更是铭记在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中,学姐强调,大家今后一定要做到思想独立、人格独立、财务独立,做一个“无所不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