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级管理学院本科江苏:自由探索,多元发展

2023-09-07|校友走访

图片



97级管理学院本科江苏:自由探索,多元发展 

文章来源:2023年暑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2法学院本胡程皓



江苏校友本科、硕士均就读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就读于公司管理专业,大三时转入会计专业,硕士就读于会计专业。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中国证监会,任职十多年,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在飞速发展十年中的风云变幻,也让他对中国证券金融行业的发展有了深刻的洞见。在中国证监会任职期间,他投身于中国金融业监管体制发展,参与了多个重要专业标准的制定。2017年初离开证监会后,他辗转多个行业,在消费、医疗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担任CFO,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在访谈中,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感触颇深。他认为,从最初借鉴国外规范体系,到在实践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证券监管框架,其中是无数监管机构、市场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回忆当时他与同事们为了起草行业规范,走访了大量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广泛收集各方诉求,力争使行业规范成为共识。


Q1、您能分享一下和复旦的故事吗?


我在1997年进入复旦大学。不同于互联网发达的现在,学生们能较早确立人生规划与志向,我们那个年代在这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每个学校、专业方向具体导向何种职业并没有非常清晰的了解。我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特别想什么,虽然高中读的是理科,但不太想接触纯理论的东西,加上当时经管类比较热门,就报了经管类的,被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录取。在我刚进入复旦时,对未来的目标感并没有特别强,但是就读一段时间之后,觉得管理相对比较高阶,最好有一定工作经验再去读,想要转专业,了解了管院的各个专业后,感觉会计有一定的逻辑性与体系性,更加符合理科的路子,于是后面就转到了会计学。大四时,我希望继续把这个基础打扎实,然后就考了研究生,连续读到2004年毕业。


复旦大学的会计学是按照注册会计师方向培养的。在我就读时,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很多老师也会结合资本市场案例授课,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偏实证,更是与资本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对资本市场的兴趣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也希望自己的职业能与资本市场有关。复旦的整体教育会引导你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进而激发学习的强大主观能动性。


Q2、您愿意分享一下对您的成长影响较大的校园生活经历吗?


我们那时候其实社团气氛很浓厚,刚入学时感觉到处是社团招新,我也参与过。还有就是日月光华BBS。它曾经有10年左右时间非常红火,我们当时有幸见证并参与了那个阶段。通过BBS,交际面从班级、院系扩大到全校,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跨院系朋友,不少朋友现在还保持着联系。


大学时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当时作为当事人,你可能在其中浑然不觉。工作以后,从现在的角度回望,其实非常羡慕大学时可以没什么外在压力,完全沉浸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但也会遗憾于当时目标感没那么强,没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未来的几十年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也正是大学的特殊魅力所在,更加凸显了大学时光的宝贵。


Q3、您可以介绍一下您现在合规总监的工作吗?


合规分为外规跟内规,涉及内容很广:外规主要是法律法规等外部规范,包括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性的规定文件、行业自律规范等;内规就是公司内部的一些制度。


金融证券业是一个受强监管的行业,外规数量多而细,覆盖了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监管机构从立法上就把证券行业的合规工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包括设立合规总监这个职位,规定公司要有一个专门的合规部门,人数有最低的限制,而且也赋予合规总监相应的权限——能够参与到公司所有的重大经营活动中去,很多事情要合规审核通过才能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规总监代表着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合规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作负责。要做好合规工作,必须对证券公司的业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必须跟得上业务的创新与市场的变化,同时也需要对监管机构有一定影响力,为公司尽可能创造业务空间,其实是综合性比较高的一个工作。


Q4、请问您能否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


我毕业之后在中国证监会工作了12年时间;2017年初离开证监会后,在消费、医疗类企业中担任CFO的工作,参与A股、港股上市的一些项目,然后在去年年初加入德邦证券。


Q5、根据您20多年的工作经验,您认为现在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


第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现在的大学生学习资源非常丰富,除了老师授课外,网上有大量的名校公开课资源、有别人整理好的综述和笔记,这些都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但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足够自信,即使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工具会对现在和未来的学习模式产生很大挑战,但大家是复旦大学的学生,要对自己智商和学习能力有100%的信心,要善于利用工具,坚持终身学习。


第二,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建立一个基本规划,并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明晰。大学阶段要尽快厘清两个问题——自己的兴趣与长处是什么?如何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为自己建立一个基本的规划,也就是理想的具化,所谓笃志。大学阶段既要通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也要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早一点跟社会接触,早一点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的运行规则是什么,为自己的理想打下现实根基。


第三,在年轻的时候要多探索尝试新事物,不必目的性过强。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储备,这也是校训中博学的含义。学校里相对纯粹的关系跟工作以后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学时期建立的友情,大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互相激励,共同成长。


Q6、您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找到人生目标和方向分为两方面:外源和内源。外源就是跟社会接触,多与比自己年长的人接触,从他们身上去了解,去学习。内源就是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从经典的文章、论著、著作里面汲取营养成分,我觉得这也很重要。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偏外向,更多是喜欢跟人打交道,比较善于在与他人交换信息中学习;而内向型的人更善于通过自主阅读、学习、自省中获取力量。


我个人觉得其实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如果你是外向型的,一定注意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不能完全依赖社交去接受新知识,毕竟许多外源的信息质量不一定很高,需要经过自己的筛选处理,而阅读能帮助你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同样地,对于内向型的同学,仅靠自己工作、阅读也是不够的,容易缺乏外部新事物的直接输入与刺激。向内与向外,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助力大学生锚定人生目标。


同学心得:学长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复旦人经世济民、心系社会的奉献精神;勇探未知、拥抱挑战的探索精神与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的攀登精神。不仅让我在校友们的带领下走近以往陌生的行业,更为我今后的生涯规划树立了优秀的标杆,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复旦人,以及成为一名有担当的社会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