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华山医院博士任丽伟:多学习,多尝试,享受过程就是快乐

2025-03-03|校友走访


16级华山医院博士任丽伟:多学习,多尝试,享受过程就是快乐

文章来源:2025年寒假复旦大学校友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2022级基础医学院本科生杜惠祯


任丽伟学姐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的博士毕业生,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情感。她温暖细心,声音柔和悦耳,言谈从容,与她交流令人备感平静。

 

临床与科研:漫漫前行路,一步一脚印


谈及选择上医的契机,学姐坦言,这一切源于一次机缘巧合。“在一次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机缘巧合认识了我的导师,华山医院的王庆华教授,会上发现王老师学识渊博、为人和善,而他也主动问我是否有兴趣加入他的团队攻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的匹配,加之我对科研的浓厚兴趣,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医。


一次偶然的相识,让学姐走进了上医,而她也将在科研上一丝不苟、积极探索的精神延续至今。攻读博士期间,她在课题方向上不断深耕,持续精进。在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做有担当青年。

 

母校与回忆:真挚待学子,关怀似春风


关于母校回忆中,学姐最大的感触就是复旦对学生的真挚关怀。作为经历过校园改建的学生,她对这份变化感受尤深。“宿舍楼修建前,我们住在校外,那时一个宿舍也就10平方米,估计都不到,勉强放下一张床,除了小卫生间啥也没有。但后来学校新建了宿舍,当我们第一次看到时,简直惊呆了——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环境大幅提升。


她还特别提到宿舍搬迁时学校提供的贴心帮助:“当时搬迁声势浩大。其实宿舍搬迁是非常累的,但学校安排得非常周到。我们只需打包好行李并贴上标签,剩下的全部交给学校。等到了新宿舍,行李早已整齐摆放在那里。当时我们整个班级都特别感动……这样的细节服务,现在很少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了。”无论是校园设施的完善,还是老师们在细微之处对学生的关怀,复旦始终希望为学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此外,上医人西迁时的真心付出也深深感染了学姐,这也是她后来选择前往重庆医科大学工作的原因之一。“重医与上医有着深厚的渊源。老一辈的教授们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西迁,只为推动西部医学教育的发展。他们的真心付出,为后来者诠释了‘何为医者,如何为医’的深刻内涵。这份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也成为我决定来到重医的重要原因。”

 

生活与乐趣:放松身心处,过程即为乐


求学阶段,学姐乐于沉浸在实验操作中,享受数据分析的过程。而在如今的工作生活中,她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努力探索并享受当下。面对繁忙的工作,她认为生活的节奏与自我提升并不冲突。“虽说工作确实忙,但是也不可能一天24个小时都在忙工作,还是能够挤出来一些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即使有些事情本身是的,但全身心投入其中,反而是一种放松。比如说我刚入职的时候,因为对管理学一无所知,就自己去买了几本管理学的书,上班时间忙于工作,下班后就利用碎片时间看书,也不是很累,感觉还挺有意思的,管理学真的挺有意思的。自我探索也是一种放松。”如今,她仍然热爱阅读,沉浸在书本构筑的世界里,让她的心灵得以放松。

 

母校期许与殷切寄语:愿母校更好,愿青年成长


作为重庆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的一员,学姐长期关注高校学科的发展。在谈及对母校的期许时,她衷心希望母校能不断挖掘自身特色,持续深化学术优势,打造独具竞争力的学术体系:“无论是复旦还是上医,都应当明确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世界一流。我期待在任何国际排名上,都能看到复旦名列前茅,母校一定会越来越好!”


对于学弟学妹们,学姐寄语:夯实基础,勇于尝试,敢于开拓。她强调,本科阶段最重要的是学好理论,夯实专业基础,同时积极把握机会,提前进入实验室:“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实验中的体验完全不同。只有真正进入实验室,你才能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此外,她鼓励大家多尝试不同的活动,不论是科研竞赛,还是论坛发言,都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最重要的是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勇往直前,不断完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