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8月底复旦大学本科新生报到时,引发众人关注的管理学院双胞胎新生满思奇、满思易姐妹吗?入学半个月来,她们在复旦适应得怎么样?她们的爸爸同样曾在复旦念书,与女儿们的这段校友缘分又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我们联系到父女三人,听他们自己来说一说。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5a13a431-3997-4765-9322-af93ccb2d8cf.jpg)
▲
走进复旦的满思奇(左)、满思易(右)姐妹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706fabe4-e20a-4108-86eb-b7284a3dc726.png)
老爸当年考复旦,也因“校友缘”
双胞胎姐妹的爸爸满振勇,是1993年考入复旦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硕博连读的校友,现在是一名科研人员。他本科是在清华大学念的,毕业后为何想到来复旦读研?原来,这里也藏着一段“校友缘”。
“因为当时复旦的导师霍裕昆和潘正瑛教授也是我的‘清华校友’啊。” 满振勇说,正是因为这样的缘分,他对“校友”有特别的感情。
那么,校友情谊的接力棒又是怎样传递给了女儿们呢?说起这个,满振勇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其实一开始,我没想过她们俩都考复旦。我本来是想,她们可以一个考复旦、一个考清华……”
不过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母校情结,现实中,满振勇非常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兴趣,以及与自己的不同。比如,满振勇小时候兴趣最浓厚的学科是物理,但两个女儿对物理兴趣一般,却更喜欢数学,满振勇就鼓励她们在数学上多多探索;满振勇曾经希望两个孩子向不同的专业发展,但姐妹俩偏偏喜欢“粘在一起”,不但从小到大同校、同班学习,而且双双报考了复旦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试验班,满振勇也尊重她俩的选择。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2d6ccbad-31a1-46df-a023-6a4a460180e4.jpg)
▲
双份的录取通知书
“老校长的故事”陪伴孩子成长
8月底,满振勇送满思奇、满思易姐妹来复旦报到的时候,校园里的迎新主题中包含着“老校长文化”,大一新生的第一站就是以复旦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五位校长命名的五大书院——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事实上,满振勇在姐妹俩的成长过程中也讲述过老校长们的故事。
“老校长们的身上浓缩着复旦的文化。从她们念幼儿园的时候开始,我就会给她们讲苏步青、谢希德、杨福家等老校长的品德和贡献,像讲故事一样讲。”满振勇觉得,有些教导性的话,比如要爱国、要奉献、要终身学习才能进步,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实都是做人的至理;融在复旦先贤的故事里去讲,能够很好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为1993级的校友,满振勇本人和杨福家校长有所交集,“他是搞核物理的专家,那时我们的研究生组会,他还亲自来参加”。满思奇、满思易姐妹也对爸爸讲述杨福家的故事印象深刻。“爸爸那时候去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回来以后,专门去杨校长的办公室向他汇报。爸爸很敬佩杨校长。”
爸爸聊复旦也并不是经常而刻意的事情,气氛常常很轻松。“有一次他企图回忆当时复旦里面哪个食堂最好吃,结果硬是没回忆起来……”满思奇、满思易姐妹提到这事,都笑了起来。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211f3c5d-8a02-4570-8890-e425c8b65205.jpg)
▲
童年时期的姐妹俩
姐妹俩双双选修人文课程
虽然“从高一开始目标就是考复旦”,但就在今年开学前,满思奇、满思易姐妹俩还对大学生活有点忐忑。姐姐满思奇坦言,“担忧大于兴奋”,觉得自己和妹妹都比较内向,怕不能适应。
不过,这样的顾虑很快被打消了。报到的时候,有志愿者帮忙拉行李,热情地给她们介绍校园;北苑食堂的自选餐便宜又好吃;宿舍的环境不错,姐妹俩第一次分开睡,也没想象中那么不适应。此外,管理学院举办的“新生周”活动也很有帮助,“那些‘破冰’活动,让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d05236a2-442b-4e68-a12d-ff16cba8b8c8.jpg)
▲
报到当天,姐妹俩接受媒体采访
不但迅速熟悉了环境,她俩也忙碌起来。刚入学时,妹妹满思易曾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要做一名图书馆常客;而开学第一周有包括开学典礼在内的各种活动,她忙得“还没来得及去泡图书馆”,当然,有了空一定会去。
两姐妹的课程表也是满满的。作为一名理科生,满振勇曾经在复旦感受过深厚的人文气息,他也同样期待姐妹俩能在这个环境中培养人文素养。所以看到她们的课程表时,他不由得暗暗点头,因为其中有一门选修课,是“从特洛伊到漫威宇宙:西方传统叙事的演变与发展”——这也是一门需要阅读大量西方经典文学名著的课程。
“她们选这门课,很好,可以接受人文方面的熏陶。她们还选了基础德语,这是中学里学的第二外语,能在复旦接着学也很不错。”满振勇觉得,复旦给她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a9e827a2-8c54-4748-870a-5479dbead26c.jpg)
▲
在复旦,携手开始全新的旅程
唯一的“问题”是,这一回,姐妹俩的课程表又是差不多的,双胞胎又“粘在一起”了。于是满振勇在评价完她们的选课后,特地加了一句:“嗨,你可以建议她们差异化一下……”
不过爸爸大可不必担心,丰富的校园生活已在向她们招手,能够承载她们不同的兴趣爱好。“接下来我们想加入社团,还有学生会组织,大学四年要在复旦多一点体验!”姐妹俩憧憬着。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76d68d8d-d32c-4c7f-99c7-f06a277b1747.gif)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0f/be/53645a0a470e941080b04dea8d73/208a83a5-e213-4dc4-be07-32ad0396ed8b.jpg)
组稿|复旦大学校友会
文字|常煜华
供图|受访者
编辑|柴雨馨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