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友会举办8月线上读书分享会

2022-09-19|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图片

8月27日下午,海口处于疫情静态管理中,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与南京大学海南校友会再度合作,举办当月网上(腾讯会议943573717)读书会分享会,继续阅读蒲隆译《富兰克林自传》(译林出版社2021版),有逾30位读者从多地参与,参加的校友和书友有(以报名先后为序):孙瑜、郑春晓、文玲、郑敏、郭瑞俊、赵颖、段曹林、何声芬、王红兵、叶向元、陈少兰、林怀宇、吴秀玲、云晴、邓飚、唐千雅、李志春、赵晨、杨臻、董春、田松、左仁静、戴磊、潘婕、金日、焦纯、焦南、吴淑炳、杨晓明、杨子衿、陈力、蒋丹等。

主持人:孙  瑜

主分享:郑春晓(南大书友)

01
美国人的民主基因和宗教精神
图片

主持人:孙瑜(开场白)

今天是《富兰克林自传》的第二场读书会。上一次,书友们从富兰克林作为美国国父、外交家、商人、美国大众偶像以及美国精神集中体现的“第一个美国人”等角度进行了分享。今天,大家可以转换角度,从另外的维度,去思考富兰克林以及他所关联的政治、文化、宗教背景,以此拓展开去分析、了解美国。

美国对于当代世界太重要了,其重要性不光因为它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而且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基本框架还是美国在二战以后设计的,对美国的认识程度实际上决定了你对当今世界的认识程度。同时,美国又很容易被贴标签、脸谱化,无论和谁说起美国,都能说出一二,如强大、霸道、双重标准等。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全球化逆转,民族民粹主义泛起,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美国加深认识。《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的迫切性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强。

如何深度认识美国?肯定要从源头上来把握。我认为,《富兰克林自传》是很好的导入线索。从17世纪清教移民坐“五月花号”帆船登陆北美开始,一代代美国人,传承着他们特有的精神气质,并有效转化成为社会治理逻辑、法律框架和政治制度。譬如它的民主制度,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北美殖民地开创之时的一份《五月花号公约》,这份文件可称为美国的“出生证”。


图片

《五月花号公约》手写稿


“五月花号”载着的清教徒们,历尽艰苦抵达北美后并不着急上岸,而是踏踏实实地在船上研讨签订一份文件,就是《五月花号公约》,表达的是,到新大陆以后,谁对谁都没有权力,谁也没必要听别人的。他们不是推举一个首领,然后由他发号施令,而是大家平等地形成契约,按契约来,确定了一种简化的民主状态。

美国的民主政治基因浓缩在这份《五月花号公约》里面,而这种政治基因又和宗教基因共生共存。清教徒来北美从一开始就和他们“建设心目中的美好世界”的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10年以后,又有一批清教徒到美洲来,这批移民的领袖温斯罗普在船靠岸之前做了一次布道,核心意思是,我们到美洲来,不是一般性地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是要建设一个“山巅之城”,要让全世界都注目景仰。“山巅之城”是《圣经》里的词,他们基于这个理想信念指引,要在新大陆上建立一个世界的标杆和范本,彰显上帝的荣耀。这种宗教使命感构成了美国发展的底层精神。美国人常常自命不凡,对别人指手画脚,从根子上说是这种宗教使命感起作用。

北美殖民地的谋生环境和移民信奉的教义也非常契合,殖民地当时自然环境艰苦,但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只要足够勤奋,就能有自己的一块地,最后肯定冻饿不愁。所以,北美殖民地不同情穷人,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穷人的话,只能说明他懒惰。清教徒信奉和鼓励开拓进取,发财致富,认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对上帝虔诚,不是看他做多少祷告,要看他是不是用心做自己的工作,工作是上帝给予的天职,财富是上帝对你的奖赏,是用勤奋、守时、讲信用这些美德换来的。这些,恰恰都是富兰克林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素质,是他的行动准则和一直在传播的思想观点。正如法国人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里的观点,正是宗教,使英裔美国人的社会得以建立。

本人先抛砖引玉,期待大家多角度的精彩分享。



02
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图片

主分享:郑春晓

大家好!上期读书会发言时为了掩饰自己准备的不足,随口说希望下次有机会主分享,没想到大家真把这个机会给了我。政治和历史一直不是我感兴趣的阅读领域,但是读了《富兰克林自传》确实激发了我对十八世纪美国建国前后那段历史的兴趣,也想借此机会厘清自己内心的一些困惑。

《富兰克林自传》自问世以来几乎被译成了世界上每一种语言,一共有数百个版本,可谓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自传。他象一个善于交际、喜欢回忆的老人平静地讲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对人有所帮助。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简洁正是它的缺陷所在,伟大的文学评论家查尔斯•安格夫就声称:“此书几乎缺乏一本真正伟大的纯文学著作应有的一切特质——高雅的文辞、有魅力的人物和深刻的思想。”说此书缺乏人物魅力,不敢苟同,他塑造了一个生动的富兰克林,这本书的译者蒲隆在序中说:“《自传》的魅力主要在于用朴实亲切的语言摆事实,用幽默风趣的口气讲道理。虽失之文藻,但明晰直白。”此书阅读体验的确很好,也是美国本土文学和自传文学的开山之作。

秦朔在《从富兰克林看美国的“根”文明》一文中写道:“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达•芬奇这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不仅是绘画巨匠,还精于天文、物理、医学、建筑、军事、水利和地质;那么,富兰克林就是北美大陆上的‘百科全书式人物’,至今无二。”他是一位博学之士,集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出版家、作家、外交家于一身,有“美国的苏格拉底”之称。他为美国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当过第一任驻法大使,是唯一一位没有担任过总统却被印在美元纸币上的人,是在《独立宣言》、《美法条约》(1783年)、《美英和约》和《美国宪法》这四部重要文件上唯一都签上自己名字的美国建国先贤。

如果你去过费城,你会发现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这个城市的标记,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道、纪念馆、大桥,科学学会,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和很多地方有他的塑像。


图片

富兰克林墓碑


在他的墓碑上刻有华盛顿和两位法国人的颂词,其中一条引自法国十八世纪经济学家杜尔哥男爵——“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1706年1月17日,富兰克林出生于波士顿一个清教徒移民家庭,他的父亲本是英国的一名染匠,来到新大陆后以制造蜡烛、肥皂为生。这个工匠与先后两任妻子共生了17个孩子,富兰克林是最小的儿子,后面还有两个妹妹。尽管几个哥哥都当了学徒,因为父亲有意把他奉送给教会当差,富兰克林得以8岁入读文法学校,9岁又转到写算学校,接受短暂教育,成绩优异,因家境贫寒,10岁弃学做父亲的帮手。富兰克林的父亲心灵手巧、勤奋敬业、笃信上帝,对小富兰克林的成长影响很大。因为嗜书成癖,父亲最终决定让他到哥哥詹姆斯的印刷店当学徒,12岁成了哥哥的得力助手。他利用在印刷店工作的机会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同时开始用心学习、训练写作和辩论技巧。十六岁开始匿名在哥哥主编的《新英格兰报》上发表杜古德系列文章,收获好评。他以一个女性的口吻对当时社会的伪善和宗教进行嘲讽,富兰克林笔下的杜古德夫人所陈述的内容,日后在他本人推动下,成为美国特征的一部分:“我是一个坚决反对专制政府和独裁权力的人。我十分珍视这个国家所需的权利和自由,即便是轻微侵犯这无上价值的行为都会让我热血沸腾。我生来就喜欢观察世界,挑别人的刺儿,这是我的优点之一。”实际上,这也是富兰克林的真实写照,更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形象。这些文章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开创了美国幽默文学的先河。

1723年10月,富兰克林因不满哥哥的严苛无情,出走纽约又历尽艰辛辗转到达费城,凭借自己学得的技能在一家印刷厂做工。美国的先驱们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当所处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束缚时,他们就会前往边境地区。富兰克林却是一个异类,荒野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相反,他心向当时美国新兴的商业中心——纽约和费城,那里有大把机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偶然的机缘,他写给父母说明自己境况和出走原因的信被殖民地总督威廉•基斯爵士看到了,基斯十分欣赏他的勇气和文笔,这位喜欢胡乱承诺的总督先是写信给富兰克林的父亲建议他支持儿子独自创业,被后者拒绝后又许诺自己支持并推荐他到伦敦采购印刷设备,因总督没有兑现给予支持的诺言,富兰克林在英国逗留十八个月又回到费城,在英国期间为了谋生换过多个职业,结识了一些非常聪明的朋友,增加了人生阅历。

1726年20岁的富兰克林又回到费城,英国的阅历使他眼界大开,没过多久就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印刷店,辛苦工作之余还和志趣相投的好友们成立“共图社”(读书会)讨论各种问题。3年后他买下合伙人的股份开始独立经营,在业务渐入佳境之后,他又接管了一份创刊不久的《宾夕法尼亚报》,在随后十年里,它成了各殖民地读者数量最多的一份报纸。24岁娶里德小姐为妻,婚后他着手实施第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计划,在“共图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会员制的收费图书馆,这是北美后来涌现的众多会员制收费图书馆之母。富兰克林说:这些图书馆使普通的商人和农民变得像从别的国家来的绅士一样聪明睿智,也许对殖民地团结奋起维护自己的权利有所贡献。


在新大陆财富和教育更接近平等而不是被少数贵族垄断,是美国民主诞生的基础。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


《富兰克林自传》第一部分写于1771年,此时他在英国身兼四个殖民地代理之职,负责代表殖民地和英王进行谈判。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威廉•富兰克林曾经存在过,威廉是富兰克林婚前的私生子,曾经是父亲的秘书和科学实验的助手。艾萨克森在《富兰克林传》中点评这本自传说:此书的目标人群明显是民众,而不是当时已年满40岁并担任新泽西总督之职、早已功成名就的儿子。自担任总督以来,威廉就开始装腔作势,他远比自己的父亲更喜欢贵族的腔调和社会地位。这本自传以:“我亲爱的儿子”开篇,可以说是一种提醒,让威廉不要忘了自己卑微的出身。12年后,当富兰克林续写自传时已经和这个选择忠于英王的儿子彻底决裂了。

从1732年开始,富兰克林每年都会出版一本叫做《穷理查历书》的小册子,《历书》的话题包括日历、天气、诗歌、谚语、天文、星占和数学益智题等,充满了清教徒的伦理说教和普通民众的生活智慧。“书中很多短句,皆可背下来,当格言引用”,胡适后来评价说。《历书》连续发行了25年,年平均一万册左右,可以称得上是将赚钱与道德教化结合起来的清教理想的生动体现。1758年的《穷理查历书》加了序言“亚伯拉罕大爷的讲话”(后来以“致富之路”闻名于世),是历书的最后一期,本书也做了收录。后来“穷理查”系列图书在法国出版,并再版四次,在法国变得广为人知。作为虚构的人物,“穷理查”一贫如洗却爱刨根问底、诚实坦率且勤勤恳恳,初期他被教导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发迹,现在又被灌输如何获得政治上的自由。编辑对此的评注是,“穷理查”意味着共和主义和颠覆性,被公认为美国和法国大革命的早期联合宣言。

富兰克林热衷公众事业,组织共读社,创办图书馆,建立消防队,组建民团,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议会秘书、议员、费城国民自卫军指挥官、费城邮政局长、北美殖民地邮政总长等。1749年富兰克林提出创建一个无教派立场的宾夕法尼亚学院的方案,两年后学院正式成立,是一所慈善学院,45岁的富兰克林被推举为首任董事会主席。他认为要使当时的北美达到欧洲那样的工商业和军事实力,必须提倡和实施注重实际应用的新型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对创造反应敏捷、不脱离现实生活的人才,这一教育思想一直延续至今。1791年学院更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现在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之一。尽管公务繁忙,他仍坚持阅读写作,并且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他还通过自修,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以及拉丁文,这些都为他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艾萨克森说:对书籍的热爱既是马瑟所主张的清教徒的品质之一,也是洛克所代表的启蒙运动的特征。恰好这二者在富兰克林身上兼而有之。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公共宣传家,他穷其一生通过各种作品不断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美国人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富兰克林认真地塑造着自己的角色,努力向公众展示,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清教徒移民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整个美国性格的某些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信精神救赎和事业成功并不矛盾,勤奋与对上帝的虔诚并行不悖,思想自由和商业自由紧密结合。


商人富兰克林

长期以来,富兰克林一直被视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对金钱的追求似乎超乎一切。同时,作为“美国人的原型”,《致富之路》不仅是他的代表作,甚至是他的化身。1748年时年42岁的他,因为痴迷科学研究,与自己选定的合伙人大卫•霍尔签约形成合伙人关系,将印刷所、报纸、历书交给霍尔一手经营,自己只收一半盈利。他作为印刷商功成身退,此后主要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公民事务。

与后半生近半个世纪的辉煌成就相比,他25年在商界的奋斗不过是人生的序章。富兰克林研究专家桑代克说:富兰克林提早退出商界,以便全身心投入公共服务和慈善事业——这一模因(meme)日后也逐渐成为美国特有的模式,从卡耐基、洛克菲勒到比尔•盖茨,概莫能外。这一模式的核心概念来自于富兰克林的信念——他坚持认为“美国不应照搬英国僵化刻板的世袭等级制度,而应当将通过辛勤工作获得成功的中产阶级作为社会中坚力量”——而他所从事的各项公益事业,目的便在于为中下层阶级向上的“流动”提供便利和帮助。帕灵顿据此宣称:“富兰克林的精神是社会的。他关心的不是私人财产或阶级利益,而是公众福祉。”同样,马克斯•韦伯也认为,富兰克林作为美国“新教伦理世俗化”的代表,其实质“不仅是从商的精明”,更是一种将基督教仁爱化为具体行动的“精神气质”。


科学家、发明家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被人称为科学家,主要是由于他的电学研究。

 他创造的一系列术语,如“电荷”、“电池”、“正电”、“负电”、“中性”、“导体”等一直被沿用至今。富兰克林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已故哈佛科学史教授伯纳德•科恩说:“作为一项经受了200多年来无数实验检验的理论归纳,富兰克林的电荷守恒定律对物理学的意义和牛顿的动量守恒定律一样重要。”

1751年富兰克林在英国发表了《电的实验与观察》一文,175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当时极少获此殊荣的北美殖民地学者。1772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1789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外籍院土。他也荣获了哈佛、耶鲁、牛津、爱丁堡等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富兰克林是文艺复兴时代工匠与学者混合型人物的传人,他像是一个博物学家,对洋流、气象、季风、地磁场、彗星、血液循环、地球自转、光的波动说、北极光、海豚习性、制冷技术、电导体热效应、海图绘制、人口统计等都有研究。除了避雷针以外,他的众多发明还有:节能新型火炉、北美殖民地第一根医用导尿管、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一种靠摩擦玻璃发声的乐器(玻璃琴Armonica)、泳镜和蛙蹼、改进的莱顿瓶和集电器等。


政治家富兰克林

上一期文玲师姐用四个了不起对政治家的富兰克林做了精彩的分享。

富兰克林传记作者艾萨克森说:多年以来,富兰克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观,集自由主义、平民主义和保守主义等思想于一身,这也成为美国中产阶级哲学的原型之一。富兰克林推崇努力工作、勤俭和自助,同时,他又提倡民间合作、社会激情以及基于自愿的社会计划。他既不迷信精英也不信任乌合之众,既不盲从世袭的权力也不推崇暴民的蛮力。他秉承着自己作为一个商人的价值观,厌恶所谓阶级的排斥,骨子里坚信社会流动个合理性,认为通过个人勤奋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在美国的教育里非常看重对孩子的领导力和辩论能力的培养?

富兰克林在自传里多次强调自己从孩提时代在游戏中表现出的领导力和终身不懈的对写作和辩论能力的训练和提升。1620年,“五月花号”帆船到达北美,在下船之前所有人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来到这片新大陆的新英格兰人缔结了一个自治的共同体。自治意味着所有人都有权利参与公共事务,都成为统治者,同时成为被统治者,只有这样的共同体,才能称得上自治共同体。这种自治共同体的思想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讲,跟清教徒对权力的看法有关。这群清教徒不相信权力是至高无上或不受限制的,他们认为,所有的权力都应当受到制约,包括议会的权力。托克维尔1830年考察美国时,令他惊诧不已的不是联邦的强大和权威,而是乡镇的自治和自由。他发现,美国宪制民主的根基是乡镇自治和地方自由,他不无感慨地说:“乡镇集会(town meetings)之于自由,就如小学之于学问一样。它们将自由带到了人们身边,并教他们如何享用。”每一项公共事务都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也有充分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一个人的领导力和说服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王建勋教授在《联邦党人文集》讲稿中说:美国宪政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始自1787年的《联邦宪法》,而是源于殖民地时期和独立时期的地方立宪试验和宪政实践,源于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虽然《联邦党人文集》集中讨论的是制度架构,但无疑,它深受基督教精神和传统的影响,其中的人性论和圣约观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托克维尔看来,没有这种宗教精神和传统,即使优良的制度也无法有效运作。十九世纪墨西哥移植美国宪法失败的例子,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是重要的,但制度赖以运行的土壤——民情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外交家富兰克林

金庆棉去年在FT中文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富兰克林打造的美国外交基因》,推荐大家阅读。文中说:富兰克林的遗产一直影响着美国外交,美国外交总是杂糅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忽视或低估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美国的行为做出误判。

美国独立战争第二年,富兰克林以70岁高龄启程前往法国,之后寓居法国整整九年。而这九年之中,北美殖民地从独立战争到建国,富兰克林都未亲临一线,但他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居功至伟。普利策奖得主拉森(Edward Larson)评价说,富兰克林作为美国第一任驻法大使,“为美国敲定了最好的协议,也许也是整个美国外交史上最好的协议”,它保证了美国的诞生。

富兰克林一到巴黎,就打出了第一张牌——基于国家利益计算的现实主义外交。当时英法已经在440年的历史中不断互相征战,法国更是在刚结束的七年战争中大败。富兰克林在与法国外交大臣韦尔热讷伯爵的第一轮接触中就点明了支持美国独立对法国的利益所在——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可以大大打击英国的国力。他还做出保证:在美国独立之后将保护法国在美洲大陆的利益。但是,这样的传统利益计算在当时并没有吸引力,毕竟当时的美国太过于弱小,而英国又太过于强大,贸然支持美国,反而会把已经焦头烂额的法国牵扯到战争泥潭中去。结果富兰克林被同样老到的韦尔热讷伯爵晾了几个月。

“在现实主义牌没有奏效的时候,他开创性地建构了一套理想主义外交思路,并且天才般地动用自己的软实力,将这套牌打得有声有色。”

富兰克林首先建构了一个话语体系,即美国独立战争争取的并不仅仅是美国人的利益,而是全人类的福祉。他在向法国人描述美国的独立战争时写到:“全世界其他地方都被暴君所统治,美国为热爱自由的人们提供了庇护,我们的事业注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他还引用圣经中的“山巅之城”来描述美国,即宗教意义上的道德模范之城。当时的法国,整个社会深受卢梭、伏尔泰自由主义和启蒙思想影响。美国抗争英国君主的残暴统治,争取独立,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就是一个动人且完美的故事。

金庆棉说:这套话语再前进一步,其实就是托克维尔归纳的“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 Exceptionalism),即美国与其他所有国家都不一样,是一个优秀的例外。这种话语在此后的200多年间,一直是美国外交的底层逻辑,比如“山巅之城”一词就被肯尼迪、里根等人在重要演讲中不断引用,甚至在今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高调参加G7峰会,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为美国重拾传统价值观外交。

当时在法国这套理想主义外交也受到质疑, 其中最大的质疑者来自约翰•亚当斯,这位后来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一直反对理想主义外交策略。

富兰克林动用他的软实力开始在整个法国社会为这套话语进行铺垫。早在从政之前,富兰克林就因为科学发明风靡英法,康德把富兰克林比作“新普罗米修斯”。175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让人重复了用风筝捕捉雷电的实验获得成功,富兰克林因此誉满法国。1776年到达法国南特时,他已经被法国人当成世界上最伟大人物对待。他的《穷理查历书》在随后的两年内在法国再版了四次,甚至当时他戴着的皮毛软帽也成为南特时尚,女士们开始流行一种模仿这种软帽的假发,并称之为“富兰克林发式”。他的寓所成为三教九流汇聚之地,大量的法国人、欧洲人前来拜会,甚至要他的推荐信去美国谋求功名。富兰克林写了太多的推荐信,以至于华盛顿后来对这样的推荐信不得不态度谨慎。但是,其中也不乏为美国独立战争立下汗马功劳之人,比如战功赫赫的拉法耶特。

富兰克林的另外一个收效显著的宣传行动是,他精心设计了一枚银质纪念勋章。该勋章发行于1781到1782年间,用来庆祝“美国解放”。


图片


这枚由富兰克林构思,由奥古斯丁•杜普雷在巴黎卢浮宫造币厂雕刻的勋章,正面镌有“自由女神”的图案,勋章上的自由女神朝气蓬勃、纯洁无瑕,头发自由地飘荡在风中,手执一柄长矛,长矛尖上悬挂着一顶弗吉尼亚的自由帽;勋章的反面站立着未成年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他的双手紧紧地扼住一条毒蛇,象征着英国军队在萨拉托加和约克城的大举溃败,智慧女神密涅瓦则手执一面印有法兰西王室纹章的盾牌辅佐在侧,用以挡住作为压迫者象征的一头愤怒的英国狮子的进攻。这枚勋章意味着,即便是最强大的未成年的大力神,也需要一名孔武有力的支持者。

1783年与《独立宣言》一道,美国13个州的宪法相继出现在巴黎,随后《美国十三州宪法》一书在法国出版,此次编译囊括了13个州邦联宪法和1782年的《美荷条约》,并附有富兰克林为之撰写的注释,在整个法国乃至欧洲大陆散发。他还化用各种笔名在法国的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全欧洲都在支持我们”,富兰克林在一封写给美国国会的秘密信函中写到,“我们是在为全人类的尊严和幸福而战。”

理想主义的宣传为美国获得了大量的民意基础,在法国权贵层面也培养了大量盟友 ,随着后面战局的变化,终于在1783年签订了《巴黎条约》。美法结盟极大地改变了独立战争的局面,美国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物资、资金、军事援助,还获得了西班牙等法国盟国的支持,更在独立战争一结束,就获得了法国的承认,站稳了国际舞台。


身后事

富兰克林于1790年4月17日辞世。令人惊讶的是,在美国,除费城外其他城市都对此保持了沉默。杰斐逊称颂了富兰克林的“睿智”和他“对我们的自由的建立”所做出的贡献。杰斐逊称,我们将“铭记这位伟大而敬爱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形象必将益发高大”。在致威廉•斯密的信中,杰斐逊也曾言及“对于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杰出人士的逝去,哲学界深感悲痛”。法国国会宣布举国哀悼三日,法国大革命初期叱咤风云的米拉波伯爵在6月11日的国会发言中称富兰克林为“天才”,他“不仅解放了美国,而且将启蒙的洪流倾注到欧洲”,他推动并激励了全世界人类的进步。对米拉波而言,富兰克林是以“哲学”的方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并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非依靠宗教、皇室抑或贵族。

富兰克林生前有两大愿望:一是解放黑奴,这在英国、法国和美国都为人所熟知;二是法国大革命,这一愿望可追溯到他晚年于1789年2月4日致戴维•哈特利的书信,富兰克林在这封信中确实表达了其思想中的激进主义立场。

1790年4月21日,富兰克林葬于费城基督教堂墓地,长眠于妻子德博拉身旁。

“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法国十八世纪经济学家传说也是富兰克林的情敌杜尔哥男爵1778年写下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富兰克林卓越一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谢谢大家!



03
富兰克林的正能量
图片

陈力(复旦上医教授,上海)

过去看到过一些海南复旦读书会的报道,非常羡慕!今天看到网上读书会的通知,赶紧进来体验一下!很高兴在网上认识大家!

有一篇富兰克林的文章(指《看腿也能看出人生哲学》),我推荐给我所有的研究生看。我个人认为那篇文章写得非常棒,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也建议大家去看一看。

我关心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东西叫心理,财富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心理不太一样。我觉得富兰克林很好的一点就是,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整合在一起,他是一个非常positive的人。我觉得他活得很开心,在科学上、政治上都做得很好。他的生活态度跟这篇文章很有关系,因为他总是看到人的正能量的一面。

我喜欢BF,有两个点,一是他有自由有趣的灵魂,二是因为他讲方法论,他是方法论的科普人。从第二点看,他与老子有点像。

我就讲这些。




04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图片

赵颖

第二次分享《富兰克林自传》,也是复旦海南校友的第二次线上读书会。疫情三年,我们又一次因为静态而不得不采取线上读书的形式。如果一定要问疫情改变了什么,我只想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读书目的

读书,尤其读人物传记,千万不要为了评判而评判。我们要知道,评判是为了知道人物哪里做得好,哪里有不足,最终目的是为了“见贤思贤,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如果读书读成了“两脚书橱”,那就是把身体当成了容器,子曾经曰过:“君子不器。”又或者,读书变成了给人打分,那就是自带干粮的评委,于己何益?

总是要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但回来的时候,你已不是当初的那个你。我们通过读书、学习、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就请不要纠结于富兰克林是否好色、胡适是否嫖娼、张謇是否和沈寿有一腿,和你有什么关系?

那些都没有意义,就算富兰克林好色,你好色就能成为富兰克林吗?你不好色就能超越富兰克林吗?就算胡适嫖过娼,但胡适依旧是大师胡适,而同样嫖过娼的男明星们却只能成为人设崩塌的明日黄花。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本很好的励志读物,之所以励志,就在于它给了我们行动的动力。很多人关注书中富兰克林提出的美德十三点及修炼方法,其实就是想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看到富兰克林自制的表格,我马上想到了心学大家王阳明的功过格,这个事,年轻时候的蒋介石曾经做过。

我个人比较关注富兰克林制定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规划,我特意看了一下他的睡眠时间——六小时!因为工作比较多,时间总是不够用,我太想能从哪挤点时间出来了。于是,照猫画虎,马上操办。可是,“臣妾做不到呀”!睡不足八小时,我就“整个人都不好了”。

还是释怀了,重要的不是模仿形式,而是内在的精神。每个伟大的人物,都是通过死磕自己,一点点通向完美之路。勤奋、节制、简朴、清洁等等这些美德,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

比如说清洁,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秩序感,更可以给我们带来掌控感。因为简单易行,清洁也可以是一个身心放松的过程。我曾咨询过一些强近症患者,每个人的症状不同,有的人喜欢拉拉链,把包包的拉链反复拉上几百遍;有的人喜欢洗玻璃杯,要洗到连指纹都没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些症状的意义,其实这就是通过简单易行的事情,获得掌控感,暂时摆脱现实的压力。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非常的专注,什么都不想,这正是他们获得放松的方式。每种症状都是一种自我救赎,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但是,与其变成症状,还不如早早行动,早早通过清洁释放压力,让身心健康发展。

再比如说节制。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花在哪里,反映了我们的追求。偶尔看电视,发现里面最多的就是饮食节目,那真叫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我们看一看富兰克林简单、甚至有些简陋的饮食,人生境界真是高下立现。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能只是为了吃饭,太沉迷物质享受,人生终究少了更重要的一味——灵魂的盛宴。


问题背景

很久以前,还是在秦晖老师的课堂上,他经常给我们提“问题背景的重要性”。“问题背景”也是我们评判事物的重要参考,脱离问题背景的评判都是耍流氓。

东坡先生也纳妾,也去青楼,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胡适也去过妓院,李大钊也逛过八大胡同,这些在当时,都属正常社交。听闻李大钊的后人还拼命否定,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就像一个人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评判一个人,同样不能超越他的时代。用今天的标准去评判故人,不是不厚道,就是耍流氓。

富兰克林准备结婚的时候向女方家要彩礼,很多人解读成商人的精明、唯利是图。却不知道,这在18世纪的欧美,是他们的风俗习惯,当时男女双方结婚,就是要女方家出彩礼。直到今天,印度嫁女还是要女方家出彩礼的,虽然这和国内的认知有很大差异,但要尊重问题背景才能合理评判。

富兰克林晚年和长子的关系,也为人诟病。二人政治观点不同,关于美国独立,儿子支持英国,富兰克林力挺美国,两人由此交恶。晚年虽然关系有所缓和,但终是无法回到当初。这一点,从富兰克林的遗产分配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毕竟,真金白银的爱,很诚实!

有人批判,这是富兰克林作为政治家的冷血,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有没有过因为三观不合而和亲人疏远的经历?为什么我们的家人群,有些话题成为永远的禁忌,为什么有所谓的“割袍断义”的三大话题?

两个三观不同的人,确实很难再有灵魂深处的爱与珍视。血缘只能决定我们是彼此的亲人,却无法决定我们成为彼此最亲的人。


个人选择

富兰克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开印刷厂,再派出优秀员工到各地开分厂,简直就是海底捞的鼻祖。在他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他关注科研、政治、公益等众多领域,人生像开了挂,一骑绝尘!

近几年,大家都在谈财务自由,流露出无限的向往。其实,财务自由难,比财务自由更难的,是之后的选择。我见过很多财务自由的人,不能说他们不聪明,但聪明如他们,却在财务自由之后陷入了迷茫。

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分段式生活。我们过去经常听说“大厂”员工的理想,用多少年先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再去享受生活。很少有人追问,他们的理想实现了吗?

我因为咨询工作的原因,接触了很多财务自由之后的迷茫者。我们说事业可以分段,可以前面经商,后面从政,如著名的特朗普;也可以前面当IT男,后面做公益,如比尔·盖茨……但是,生活不能。

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生活都在,只不过侧重有所不同。搞事业、追求财务自由的人,也不能完全没有生活。如果把生活压榨到极致,生活就会毫不留情地反噬你。

都说财务自由之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吗?曾经有一个财务自由的大佬,向我倾吐他内心的空洞与无意义感。他说,以前没有时间去旅行,现在终于有钱有闲了,可以享受一下这样惬意的时光,却不曾想,在长期物质与功利的追求中,他已经被重新塑造了。结果就是,看自然风光,没有那个情趣;看人文景观,没有那个底蕴。只有一杯残酒,聊慰余生。

财务自由之后的选择,在财务自由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只是我们并不自知。能最终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而非金钱。


爱国底色

我们说富兰克林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这个词,今天很少用在政要身上,更常说的是“政客”。那么,“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利他”还是“利己”。

当我们在寻找中国的富兰克林时,至少在从政这一点上,我从胡适、张謇的身上,都看到了富兰克林的影子。他们从政的底色,都是对国家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的深沉的爱。他们说话、做事的出发点,都是从是否有利于国家来考量。

因为心底的无私,他们只说他们认为对的,而非冠冕堂皇的话。这一点,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清流”和今天的“政客”。那些沽名钓誉之人,只会占据道德制高点,迎合大众。至于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有利于国家长远的发展,则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

“清流”是稳赚不赔的,因为永远不会错,哪怕被杀了,至少还留下一个美名,可当一个为国为民的政治家,则是有风险的。就像胡适,在混乱时期说过的话,是很容易招致骂名的。他本可以不说,已经暴得大名了,为什么要说那些可能不正确的话呢?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那个放大的“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只能说,他们是伟大的政治家。哪怕他们错了,都无损于他们伟大政治家的底色。


结语

《富兰克林自传》是值得一读的书,每多一个读它的人,社会就多了一分改变的力量。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在这个静态的午后,我们读书、成长,但求“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主持人:谢谢赵后!赵颖结合富兰克林的特点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进行了分享,她的分享非常切合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关于清教徒身上那种自律,我记得有一本书是日本人写的,叫“断舍离”。断舍离,就是怎样整理自己的家务,把注意力从物品上回归自身,从过去、未来回归到当下,在物品整理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考模式和内心。“断舍离”这三个字说的就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从这样的一种实操里获得自己心灵上的安宁。





05
认识美国,正视自己
图片

左仁静(南大书友)

有幸参加复旦南大校友线上读书会,会议组织非常优秀,主持人开场点题:读富兰克林为了认识美国、认识美国人。听了几位的分享,我的思考和共鸣如下:


从富兰克林来认识“谁是美国人”

我最近在读萨缪尔•亨廷顿的几本书,其中一本《谁是美国人》就分析了美国人、美国的民族特性和国民认同。那么,结合“第一个美国人”富兰克林,可以印证在美国主流学者、主流国民意识中认同的自己是谁、美国人是怎么回事。

我分享一个缩写,也是美国精英的自我定位:WASP。W是白人,A和S是昂格鲁-萨克逊人种,P就是清教徒。可以说,从主流认知来讲,美国就是一个种族、宗教以及文化的——盎格鲁-萨克逊的族群文化国家。这跟我们想象的美国不一样。我们以为美国是包容的,是移民社会,是对全世界开放的一个无民族的国家,可能还是讲科学的——它的科技那么发达。但是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们回头认识到,原来美国是一个建立在种族、宗教基础上的社会。

从族群文化上讲,盎格鲁-萨克逊文化非常有特色,契约精神、海洋法系的法律传统,都跟欧洲大陆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美国快速发展的基础——这是亨廷顿所分析的。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加一个金融文化。英国仅次于荷兰之后产生金融革命,后来依靠金融体系做大,形成了一个全球帝国。实际上它的力量来自英镑。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作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全球性“金融”帝国,它的权力基础是美元。所以金融文化、金融基因对美国来讲也非常重要。

清教徒这个宗教特色,就不赘述了,刚才各位书友已经讲过了。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认识出发,回到原点去看富兰克林这个人、他的经历。他所吸收的整个欧洲文化传统的积淀,在他这里爆发出来,由第一个美国人到一群美国人,建立了这样一座山巅之城。我们可以通过富兰克林,去更加直观地认识美国人,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美国人”面临怎样的挑战

我引用亨廷顿的一些观点谈美国人所遇到的挑战。

美国从来不缺少危机意识,他们的主流学者往往领众人之先,不断警醒美国社会。美国所面临的挑战,我认为最本源、最基础的挑战是亨廷顿所提出的,美国人这个概念、这个自我认同受到了冲击。

什么是美国人、什么是美国精神?现状已经跟从前大不一样。从五月花号开始,到美国立国先贤的奋斗,再到利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一个全球帝国,这二百多年的美国人,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族群整体,他们的自我认同没有被冲淡过。这里要增加一个小小的认识,就是美国并不总是对移民开放的。在美国的历史上大概每隔几十年就会有大段的时间不接受移民,或者只有非常少的额度。只有在遇到危机或一些特殊情况,才会放开移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一方面需要移民,另一方面他们特别重视对移民的同化。美国为了同化移民,专门打造了一整个体系,包括入籍的学习、考试,强调对美国的理念、法律、文化的认同和完全接纳,这是他们用国家力量去推行的工程。当发现某个移民群体不容易被同化时,他们会手起刀落去斩断移民途径。

中国人很熟悉的“排华法案”发生在美国西海岸,主要针对华工群体。中国被卖过去修铁路的华工,遭到了歧视和针对,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发现华人群体不好同化。可能这样串联起来,我们会更容易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美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它的同化之路被严重阻碍。随着成为世界帝国,几十年来大量移民对美国进行了冲击。最主要的一个冲击是西班牙语裔,也就是从南美、墨西哥来的移民群体。这些人不是纯粹的白人,也不属于昂格鲁-萨克逊文化,更不是清教徒,而是来自天主教区。我们理解这些人跟美国的传统精神不一样。而西语裔达到几千万之后,还成为一个封闭的群体,越来越多地把西语文化渗透到主流社会中。很多社区、学校被迫或者主动用西班牙语来管理、教学,来取悦这个群体。这是美国学者认为它遭到的根源性的挑战,是直接针对“谁是美国人”的一个挑战。

在美国学者分析如何应对重大挑战的时候,一个观点悄悄浮现出来。我总结一下,说白了就是美国需要找一个敌人。敌人可以很好地提高凝聚力,在历史上,美国有过很多敌人,包括希特勒,也包括特定时期内的欧洲、日本、恐怖主义等等。那么现在轮到谁了呢?这个不言而喻。


美国最根本的优势和底气

美国根本性的优势和底气在哪里?从读书人这个视角来看,我觉得美国最根本的底气就在于学者哲人。在WASP的精神特质下,有清教徒山巅之城的高高在上、救世情结(统治世界),基于这样的思想高度去读书、去入世,形成了一批高级学者,这是美国的真正实力。

首先,像富兰克林等一批美国建国者,他们吸收了欧洲的文化传统,把所有的精华集中继承,去建立一个山巅之城、山巅之国,这是它最初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然后就是一代代的学者。美国的传统学者非常具有警惕性,乐于去警醒整个社会,说我们美国要完蛋了。为什么我们过去几十年经常听到阶段性的声音,说美国好像不行了,美元不行了等等,好像美国隔三差五就要不行了,其实信息的源头往往是美国自己,恰恰是它在不断警醒自己,发出美国不行了的呼声。这个时候我们也要警惕,不要被他骗了,人家那儿在努力呢!

为什么美国学者会特别坚持这种前瞻性、警惕性?我觉得跟他的思想来源有关系。从富兰克林那一代人起,他们以建立山巅之城的心态建立美国,那么第一,他们有山巅之城的荣誉感、责任感,要保持优越;第二,他们有救世情结,稍微变换一下就成了匡扶世界、统治世界的野心。这给他们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美国从一开始就对世界有一种我是好的、我要来拯救你、影响你、代表上帝“放牧”你的心态。

刚才春晓师姐的分享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从富兰克林起就把美国定义为一个独特的存在。美国自从建国之初,就有一个我要来光照世界的心态,这种心态远远在它GDP达到全球第一之前就牢牢树立了。经过两百多年的奋斗,美国成为了世界帝国,它一直以这样的高度去思考世界,它的学者、政治精英在治学和治国的时候,可能立意更高,眼光长远,因此才会屡屡把握机遇、创造机遇,作出精微而深刻的操作,带来美国国运的持续上升。

在这里可以举一个金融界的例子。学金融的人往往会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失败了,原因是美国持续逆差,无法保持美元与黄金绑定。但是回头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恰恰是美国的一个极大成功,甚至是布局几十年的长期谋划,美国借以进一步崛起,从此用美元收割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其实是一次史诗级别的金融违约,美国对全世界违约。放弃了美元对黄金的绑定,导致美国美元崩溃了吗?并没有,因为美国找了另一个绑定物,就是石油。它用美元与石油绑定,操纵世界工业的血液,使自己的地位仍然坚挺。而通过放弃与黄金的绑定,让全球债权人无法对它要债。世界各国将黄金储备交给美国,来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这个体系结束之后,大家的黄金永远也拿不回去了!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们可能有印象,美国影星布鲁斯•威利斯拍了Die Hard三部曲,我们翻译成“虎胆龙威”。“ 虎胆龙威”第一部的反派是个日本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日本经济崛起以后在美国买地买楼,企业家到处嚣张跋扈(其实是电影的污蔑),所以第一部的主角代表美国暴打日本人。第三部的反派是德国人,德国反派作为恐怖分子,抢劫了美联储,把地下的黄金储备全部运走了。那个时代背景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过了十几年到了影片拍摄的90年代,德国经济崛起以后,想把自己的黄金储备从美国拿回来。可想而知,这些黄金永远也拿不回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好莱坞会拍这样一部以德国为大反派的电影,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要理解美国精英学者的高度,他们特别有前瞻性、特别聪明地设计了种种体系、规则、制度,目光长远,摆弄地球,形成了美国在价值链上的极高地位。目前而言,美国仍然在挥舞着美元去收割世界,不管遇到了什么危机,它始终都可以输出通货膨胀,而且它的债主们,也就是持有大量的美元的中国、欧洲,还必须为了维持美元地位坚挺,把美元还给美国。我们要用赚来的美元去买美国国债,拿很低的收益,目的是把美元还给美国,让美元继续坚挺。否则,如果美元崩溃,我们所有国家的中央储备都会崩溃。现在是债主弱小,美国这个欠债的最大。

我觉得美国的优势在于学者精英,他们除了高瞻远瞩,还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美国看待世界非常警惕、客观、深刻。他们带着世界之王的警觉,可以说是鹰视狼顾。日本起来的时候,他们敌视日本;欧洲起来的时候,他们去跟欧元作战,直到欧元完全无法撼动美元的地位;那么中国崛起,自然也遭到了它的警惕。

我们要学习美国,学习这种理性、深刻地看待世界的研究能力。它的反面是闭门造车,是被情绪带跑,是被圈地自嗨迷住双眼。同时我也要强调,我所说的理性、深刻,不是对它的表扬,因为这个理性深刻不是公正的,它是警惕的、敌对的,甚至恶意中伤的。它虽然深刻,但有着邪恶在里面。我们看到美国对中国的301调查报告,做得非常细致深刻、一针见血。它要打谁,就会去做非常认真、准确的分析判断,然后打在痛点上。这是它的水平所在,坏也坏在这些地方。


如何正视美国和有美国的世界

经过今天的读书学习,看完美国以后,我们还需再看看自己。我们要如何面对美国,如何去认识这个有着美国和美国人的世界?

第一,我们也应该理性、客观、深刻地正视什么是美国人。我们不需要热情好客,来个老美都是客人。把光环摘去,美国人千奇百怪,既有传统的美国精英,那种有文化的、种族的、宗教的保守精英,也有白左(个人理解,白左就是在山巅之城的救世情结之下挥舞着极高道德标准的大棒、但被选票游戏玩弄、扭曲之后的讲大口号的奇葩),也有红脖子(没什么文化也没有远见,但是容易被煽动,比较暴力,带着强盗一样的自私和敌意,随时可能跳起来伤害别人包括华人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正视千奇百怪的美国人。

第二,我们要正视美国的战略——转型以后的对华战略。把个人情绪从国家关系中剥离,没有什么国家是友好的、带着友谊的,国家就是国家。目前来看,自从美国以中国为战略对手之后,大国博弈就进入了打明牌阶段。美国作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最初可以看到它在规则内与我们竞争,然后扭曲规则比如加收关税,再不行就会蛮不讲理,利用法律军事之类强权武器,比如说抓我们的人,再之后一直升级,直到发动战争。这些一环套一环,必然会推动下去,因为大国博弈已经这样了。我们要正视现实,不是说好话可以换来转机的,我们就置身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第三,正视自己。如何正视自己我给不出答案。我们也要学人家一样,理性、客观、深刻地认识别人,同时认识自己。我们要寻找中国自己的发展机会,要在重压下生长,度过艰难的时代。关于艰难时代,有的说三年五年,有的说十年。我非常重视的一个学者——李晓——一位国家级的学者,他给出的时间是50年。仔细想一想,这是有道理的。大国崛起本来就在50年、上百年这个尺度上,我们改革开放上坡路走了40年,接下来摩擦、对抗、避免战争、挣扎求存,需要50年。如果用最冷酷、最悲观的眼光去看,我们可能要准备更长时间。

中国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国家,我们的驻美大使最近在美国说世界很大——the world is big enough for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但是美国人不一定能听进去。我们适合和平崛起,而美国、西方从来没有经历过和平崛起这种事(而且也不会放弃收割世界的权力),每一个崛起都是互相干,干到最后死(衰败)一个。罗马打败迦太基,打了三次布匿战争,大概也是几十年上百年,然后一代一代世界帝国的替换,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近代是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正视可能要在重压下奋斗50年这个过程。

以上就是我在今天的活动激发下产生的一些思考,在这里抛砖引玉,不敢敝帚自珍。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左仁静书友!你今天的分享从富兰克林一个点延伸开去,结合了亨廷顿的《谁是美国人》,讲到了美国的国民认同以及美国的金融战略的一些思考,讲得很深刻!比如你讲到美国人在全球化的形势下,美国的国民认同出现了一些变化,他们的危机意识很强以及美国人的战略能力、制度设计能力等。的确,美国的强大应该来自于这些。我们中国人的国民认同又怎么样呢?这个问题是很大的一个问题。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06
理解富兰克林和认识美国
图片

郭瑞俊(南通)

很久没有开网上读书会了,可能大家有一些不太适应,但是我觉得今天读书会的质量非常高,首先是主分享春晓秘书长准备得非常充分,她从很多其他关联阅读中收集到一些对富兰克林的不同评价,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另外,由于是网上读书会,打破空间的限制,很多上海、北京的朋友也可以参与读书会并发言,我就是在江苏南通老家参加读书会的。


理解西方宗教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读《富兰克林自传》,大家自然联想到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里面大量谈到富兰克林的一些思想理念以及他对新教伦理的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在老家书橱里正好有这本书,是2019年译林出版社的新译本。著名华人社会学家周雪光在新版导言中特别强调:“韦伯笔下的加尔文主义以及其他宗教信念渗透到西方社会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基本伦理和职业操守,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动力,塑造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韦伯注意到,美国社会中各教派是那些具有宗教伦理特质的人们组成的自愿性团体,经世俗化过程而成为身份象征,在历史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新教精神传统与教会正式威权或行会很是不同,提供了现代市民阶层的精神风格以及个人主义的历史基础,并为相应的民主制度提供了基础。当代西方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仍可追溯到宗教信仰的沉淀,虽然这些宗教根基已经隐而不现。如韦伯强调指出的那样,只有认识到伦理背后的宗教渊源,才能真正理解这一伦理的强大力量。”

我们与西方社会差距特别大的一点是,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也信菩萨信鬼神,但缺少一种真正的宗教精神和宗教信仰。本书中也讲到,18世纪的北美经常有包括加尔文派的传教士、长老等的各种布道、讲道活动,富兰克林和其中的一些长老还成为了终生好友。新教伦理和宗教精神成为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和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这是理解富兰克林的一个重要背景。


“野狐精”和“美花园”

本书译者蒲隆在导言中引用苏东坡评价王安石的一句话:此老乃野狐精也!他特地把这个典故提出来放到这里,是提醒我们要注意到富兰克林也是这样的一个“野狐精”(人精)。我觉得,富兰克林在西方社会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人。一般认为,西方人尤其美国人中“傻白甜”类型的人居多,简单率性,直来直去。富兰克林是一个“异数”,他特别类似中国人中的“人精”,洞彻世故,人情练达。他的《穷理查历书》好像孔夫子的《论语》,用格言体来表达他的理念和智慧。这种格言体的表达在西方文化里面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是富兰克林与其他西方思想家的不同之处。

译者在导言中还讲到,本书“就像一座精心修剪过的古典园林,布局周正,主题分明,设计者认为多余的东西,无论多么好看,也一律删除。”上个月的读书会,郑春晓也谈到,历史上有一个真实富兰克林,同时还有一个活在他自传里的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无疑是一座美花园,精彩纷呈,美不胜收。但我们要知道,自传的内容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和修饰的,要了解真实的富兰克林还要接触更多的材料,看更多的书。


认识、理解美国的重要性

今天读书会伊始,主持人就说,富兰克林是第一个美国人,我们阅读此书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美国。其他书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今天的中国,认识、理解美国何以如此重要呢?我认为基于如下三点理由:1、当今世界,美国最繁荣最强大;2、目下是美国主导着国际秩序;3、中美关系是目前最重要的国际关系。更不要说持续了数年的中美贸易战。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美国文明和美国精神,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自立于世界之林也具有重大意义。


做富兰克林那样的“行动派”

本书译者把《穷理查历书》的序言“致富之路”附在最后,特别好!在这篇文章中,富兰克林借长者亚伯拉罕之口说了一大篇之后写道:人们听了,也赞同这种教诲,却随即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拍卖开始了,他们大肆抢购起来,根本不管他的告诫……虽然我最初决定买些料子做一件新衣,但是我走开了,决心把旧的再穿一段时间。

我把这段话再分享给大家,想说的是,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个思想家、发明家、科学家、政治家,还是一个敏捷的行动家。我们常说,为什么了解了那么多大道理之后,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是因为,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学习、了解一种知识、道理是一回事,真正的行动是另外一回事,缺乏自律,按照习惯怎么舒服怎么来。富兰克林的13戒律中特别强调“自律和勤奋”,而且他从善如流,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和行动力,所以才能成就他不同凡响的一生。我们学习富兰克林,一定要学习他这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和敏捷的行动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良好的认识和理念化为每天的行动,通过日常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07
新教伦理的成长基因
图片

云晴(上交大书友)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把富兰克林作为重要的分析对象,试图从他身上找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层面的密码。这里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需要厘清,就是“新教”和“新教伦理”的区别。宗教解决的是“人既然注定是要失败(要死的),那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假如在当世无法摆脱注定失败的命运,可否有机会在死后有其他的途径摆脱这种令人沮丧的困境”。而宗教观念的存在,或者是主观上探讨,也并非见得是绝对必要的。人生苦短,古希腊的伊比鸠鲁学派(Epicureanism)就告诉我们,享乐至上。伊比鸠鲁讲过:“假如除去味觉、性爱、音乐,以及视觉享受带来的快感,我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想像美善。”

“新教伦理”(The protestant ethic)需要解决的是一种在宗教背景之下的实践伦理观,我理解为根植于心灵的价值判断,用于在世俗生活做出选择时的观念体系——这是行事的内驱力。探究人行动背后的观念之所以重要,在于内驱力能够真正给人赋予足够的力量和投入。

新教伦理的天职观,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从宗教里剥离出来的。剥离的方法也不难,只要把观念里的“上帝”换成一个“绝对精神”或则“绝对真理”之类的说法,就可以把宗教层面的探讨变成一个寻求行动之后群体意识的、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除了演绎之外能够用很多个案进行代入验证的、现代科学色彩的研究。所以“新教伦理”这个术语中“伦理”是关键词——我认为也是解读富兰克林精神的关键。

另外有一个能够体现在这个思想发展过程中有意思的点:新教叫做“Protestant”,这里的词干是Protest,意为“抗议”,抗议的是天主教的世俗化带来的教会的腐败,本来应该追寻的来世救赎变成了现实的“交易”。而刚才南大校友发言中提到的美国人四个特点中的那个P,指的是“Puritan”,词干是pure(纯洁),来源于加尔文宗/教派,可以看作是新教的一支,又可以看作是把宗教行为成分剥离出来更适合众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指引,所以“既超脱,又世俗”。

从认识论/逻辑的角度来观察美国:经验主义在美国非常盛行,不迷信学术权威,鼓励批判精神,让“归纳”这个武器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所以商业、创新这些本来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成果非凡;但“综合”或是“演绎”的方法美国人同样非常重视。因此,我们会观察到美国很多组织都非常注重“方法论”的总结和沉淀。借助批判精神和尊重前人成果的创新拓展新的研究领域,通过归纳的方法不断扩大知识的前沿,借助演绎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分类汇总体系化——更有利于传播和传承,这样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力量很强大。

伦理天职给出了勤奋投入的理由和动机,对生命的尊重、珍视带来了不断成长的需求给出了源源不断的的动力,分析与综合并重给出了多面深入观察世界的方法,这些都是新教伦理带给美国人的成长基因。




08
“天赋人权”的“人”

  

图片

郑敏

读《富兰克林自传》,我们总会想到他对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的贡献。讲到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总会想到天赋人权。我们说富兰克林是第一个美国人,所以《富兰克林自传》也可以当作美国传来看。那么,美国诞生时就提倡的“天赋人权”,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注意“天赋人权”的“人”的所指和能指。在富兰克林那个时期,“天赋人权”的“人”肯定没有包含印第安人,也肯定没有包含黑人,也没有包含我们华人,因为后期还有一个“反华法案”。甚至也不包含女人,因为妇女选举权的获得还在很后期。所以读这一段历史,我们要看到“人”的含义的演变,各种人的权利的获得也有一个演变过程。




主持人:哥敏的分享总能够别开生面!我记得美国妇女真正获得选举权是到了20世纪初的事,黑人则更晚。美国独立时的“人”肯定不包括他们,主要是指来自英国清教徒的那几拨人。






09
再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

陈少兰(书面发言,上海)

《富兰克林自传》第二次读书会,本来以为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我昨天在地铁上读英国人的《现代世界的诞生》,这真是一本不错的书,它告诉我们,为什么英国会有宪政文明。虽然有人一提起英国就会想起鸦片战争,但那不是英国的全部。

书中说:全世界的第一个科学协会是1660年创立的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London)。它使实验方法从此形成了制度,也使一部伟大的科学史由此发轫。有了这种正式的学问方法,科学遂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长期进行的高雅研究有了区别。(这句话太对了。科学精神,导致基督教世界在关键时刻甩了穆斯林、儒家信徒一亿光年。)

不过,在此之前,“开放”的实验性科学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它体现在欧洲各地学者的工作中,当然也包括13世纪以来的英格兰学者,如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Robert Grosseteste)、罗杰·培根(Roger Bacon)、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等。

13—19世纪,科学在英格兰幸存并勃兴,这既是本书中心主题的标志,也是它的结果。一旦将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分隔开来,便有了专门的空间,供各个专门的建制大放异彩。

知识领域也不例外:“创造一个中立的真实世界,以区别于来自直接经验的原始数据(raw data),此种技术是现代分析科学(modern analytic science)的最根本建树,其重要性可能仅次于源语言(original language)概念的发展。……一个中立的世界,对人类的努力无动于衷,对人类的活动漠不关心,在人类的愿望和祈求面前顽固不化,这一概念是人类想象力的一次伟大胜利,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人类价值观。”

整个欧洲大陆却像中国和伊斯兰国家早先发生的情况一样:权势者对知识机构的财富和独立满怀嫉妒,对它们的自由探究满怀恐惧。弗朗西斯·培根一语中的——“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当然不允许落到专制政权的掌控之外,于是自由的大学不再能够生存。

但是在英格兰,知识大体上保持了自治,而且,知识不仅不被视为洪水猛兽,反而被视为福祉;后来英格兰又将这个理念传播到了美国。就这样,现代大学逆潮流而在英格兰保存下来。

罗宾·霍顿、卡尔·波普等人在论及这些开放的大学时,以不同的方式谈到了思想自治(autonomy of thought)问题。在旧制度思想体系中,问题刚一提出就有了答案,因为哲学鼻祖已经揭示了一切,思想被封闭起来。既然先知、孔子、基督、亚里士多德的言论已将一切答案赐给了我们,过多地探究新知则无异于颠覆。

与此相映成趣,现代社会开放式理性(open rationality)的精髓在于,它以知识能够不断膨胀作为前提假设(premise),认为一切现存知识都是暂时的、不完美的;天下之大,新知不断。

显而易见,这个前提假设存在于当今西欧许多地区,也存在于8—14世纪的中东——体现为伊斯兰的知识膨胀和对古希腊思想的复兴。

但它不是轻而易举、舒舒服服地存续下来的。

身为人类,我们寻求确然性。卡尔·波普描述的一种或然性(probabilistic)世界,一种“只有在证伪之后才算真实”的“猜想和试验”的世界,鲜有长期存续的机会。任何拥有绝对权力的政治当局或宗教当局,都巴不得切断它的前路,譬如,我们在纳粹国家看到过科学的覆灭。

令人惊异的是,弗朗西斯·培根概括的那种开放的、好问的、质疑的、“寻找新事物”的方法,作为一种理念,似乎从13世纪以降就一直贯穿在英格兰的思想史中。英格兰人绝不仅仅满足于探索物理世界——如他们后世对待他们的巨大帝国那样,而是建构了一个“思想帝国”(Empire of the Mind)。

“英格兰人想问题很深刻,因为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性格一个样儿;他们喜欢钻牛角尖,富于经验和体验,由此将他们的科学帝国扩张到了四面八方。”

我为什么把这本书上的这段话,和富兰克林联系起来,因为我认为他身上有显而易见的,在那个时代的人身上缺少的一种科学精神,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当然,一个过于求真的人,可能在宗教上就不会特别虔诚。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美国友人Dan在上一次的分享的观点中,有两个地方特别促动我:


He was raised a Puritan and taken in by Pennsylvania Quakers, yet he had enough skepticism of organized religion that he made sure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Constitution did not contain too many overt references to God or other religious concepts.

A lot of conservative republicans like to insist that the American founders intentionally created a christian nation and that they were all very religious men.

Not really. Most were deists.

Very skeptical of organized religion but also believed in God and the benefits of organized religion

他在一个清教徒的环境中长大,并被宾夕法尼亚州的贵格会教徒接纳,但他对有组织的宗教持怀疑态度,因此他确保《独立宣言》和《宪法》中没有太多公开提及上帝或其他宗教概念。

很多保守的共和党人坚持认为,美国的开国元勋有意创建一个基督教国家的,他们都是非常虔诚的教徒。

不尽然,开国元勋们多数是自然神论者。

他们对有组织的宗教持怀疑态度,但也相信上帝和有组织宗教的好处。

If he had a flaw, it’s probably that he was overly utilitarian.

To him, anything worth doing had to have an objective purpose to measurably improve something.

Standing from that point of view, I think he helped create an American culture obsessed wi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adly bereft of important spiritual components.

He is sorely missed.

如果说他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可能就是他太功利了。

对他来说,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必须有一个客观目的,以可衡量地改善某些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痴迷于技术创新的美国文化,遗憾的是,这种文化缺乏重要的精神成分。


上述两点,我从未想过。

可能对于一个中国人,要真的理解美国以及美国人,并没那么容易。

Dan又发来一些关于富兰克林的新见解,这次我有些意外地读到关于富兰克林与他儿子威廉的故事,这些故事,能从侧面反映一个伟人不太光彩的一面。或者说,它们也有合理性,因为看上去似乎符合他一如即往的实务个性,这类人,或多或少就是缺少人性的某种温情。

如果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富兰克林在父子关系中显得太过冷酷。威廉在英国读了法律,从后面的行为举止来看,他显然非常认可英国社会,非常忠于英王。这种意识形态,是可以理解的,以当时横向比较,英国的确代表了一种先进。

威廉是当时的新泽西州总督,他忠于英王与英国,按当时与现在的理念,也是一种忠诚与职责所在。另外,我的理解,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职责,内心就是如此。这不算是坏事,至少不会人格分裂,至少知行合一。

富兰克林支持北美独立运动,儿子支持英王,这样虽然残酷,但也很正常。

威廉被主张独立者关了监狱,受尽折磨。后来出于对于富兰克林的尊重,他被要求写了保证不再从事反独立运动后获释。但威廉出来后,仍然从事忠于英王、反对独立的活动,包括击杀独立运动的美军士兵和间谍活动。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富兰克林一直没有原谅儿子。许多年后,儿子要见他。写信,表达爱,但依然说明自己支持英王的立场没有改变。

我觉得这太正常了,同时说明威廉足够诚实。但富兰克林把最后一次见面安排成了一次生意。

要是我,我就说:很遗憾咱们立场不同。不过我能理解。我也很高兴你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我们不要真的兵戎相见。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记得我爱你。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之间的爱不会变。

(美国友人Don关于富兰克林的新见解见公号“只此一生必须折腾”可点击链接:《富兰克林自传》第二次读后感



10
成功之道与成就自我
图片

段曹林:总结


今天来做这个总结我自认不太够格。因为这本书我读得不好,更重要的是看上次的报道,听了今天的分享,发现我对美国、对美国人的了解太过欠缺。

勉强谈两点个人感受:

一是关于上次分享会不少人用到的关键词:“美国精神”。从报道看,多位分享者都把富兰克林奉为美国精神的代表,把他所倡导和力行的勤劳、节俭、节制、谦虚、自由等一类的道德品质归结为“美国精神”。据我有限的认知,这里面不少品质何尝不是中国的,不是我们世代相传,从小耳濡目染的?姑且不论这种标签或归属确认有无偏颇,是否恰当,仅从我们读这本书的角度,似乎不必过于去突出所谓的“美国精神”或“**国家(民族)精神”,也没必要去强调富兰克林“第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认定。如果从高大上的层面,借此对中西或中美在精神特质和历史渊源方面的差异多做比较,寻找存在的差距,应该是更有意义的探讨,特别在中国的和平崛起遭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百般打压、全球化进程严重受挫的当下。读这本书,更多人大概也未必真在意什么国家精神、民族英雄,如果着眼于个人的修为或儿孙的培养,也完全可以多从富兰克林身上,发现为人处世的观念方法,找寻生存发展的某些动能,移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后人的成长中。

二是关于富兰克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想首先要归功于他自身取得的成功和留下的著述。因为有了这本《富兰克林自传》和《穷查理历书》作为载体,方便了后人对他的了解、认可和接受;因为他后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都在为国家、为广大民众的命运和未来而付出,他的成就和贡献自然也为从中受益的美国人所感念和铭记。越是有身份地位者,尤其是政治人物,如果能从富兰克林身上吸取他的“成功之道”,越有可能成为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

狗尾续貂了,谢谢各位的付出和带来的精彩分享!





下期书目
图片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彼得•考夫曼 编/李继宏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增订版

推荐人:郭瑞俊

推荐理由:从《穷理查历书》到《穷查理宝典》似乎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芒格是巴菲特一生的伙伴和挚友,有着超过50年共同投资的经历,他们已成为当世投资界的北斗星辰和著名传奇。著名投资人李录在《序言》中说:查理的头脑是原创性的,从来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他有儿童一样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方法……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这点上他和富兰克林非常相似,类似于一位18、19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鸣谢:

感谢何声芬校友为本次网上读书会的辛勤付出!

感谢复智社和驰在科技提供网络直播支持!


  ※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读书会及本公号立场。

  ※转发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公号拥有相关版权。


文字编辑:郭瑞俊

图文编辑:何声芬

编:郭瑞俊


来源:公众号 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