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MOSS现场“对话”,给大脑做个“体检”,和形形色色的病原生物打个照面……这是什么黑科技的现场吗?不,这是今年复旦大学校庆日与校友返校日活动中的部分场景。
为了让校友了解学校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情况,并促成校友与学校科研平台的“双向奔赴”,5月27日下午,走进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平台/科研平台活动在邯郸、枫林和张江3个校区同步开展5场活动,吸引了众多校友参加。
与那些曾出现在顶尖期刊上的创新科研成果亲密接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让我们来看一看!
走进大型语言模型MOSS:
它和ChatGPT有何不同?
今年的科技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ChatGPT所掀起的生成式AI热潮。
2023年2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了国内首个类ChatGPT的模型MOSS。目前,MOSS模型已经开源,能让中小企业在其基础上开发出智能客服、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律师等各种垂直类产品。
27日下午14:00,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走进大型语言模型MOSS”讲座在邯郸校区逸夫楼开讲。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刘向阳以“如何打造对话式语言模型”为题,给校友们科普MOSS的相关知识。现场参加的校友中既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更有校友携来了“复二代”。
刘向阳也是邱锡鹏老师带领下的复旦MOSS大语言模型的主要开发者。他围绕“语言模型是什么”“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础能力”“如何让语言模型学会对话”“MOSS开发历程”“通用人工智能遐想”这六大主题,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大型语言模型的四大能力、HHH准则、模型训练技术和路径等校友们关心的内容。
他还详细介绍了MOSS的开发历程,对比了它与ChatGPT的不同,并展望了未来改进优化的方向。
MOSS的名字也引发了广大校友的兴趣。刘向阳告诉大家:“MOSS最初名为OpenChat-001,后来电影《流浪地球》的上映受到了包括课题组成员在内的广大中国观众的喜欢,课题组也就抢先注册了《流浪地球》中AI的名字‘MOSS’来为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命名。之后MOSS的两个子模型,也是在《流浪地球》的背景下,根据训练所需数据的数量级与对应天体质量的吻合程度,被分别命名为‘MOON’和‘MARS’。”
在之后的互动提问环节,来自法律、金融投资、计算机等领域的校友们跃跃欲试,纷纷就大语言模型的复制和私有化部署、人工智能的人格、训练垂直领域的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是否会改变人的思维等话题与刘向阳展开热烈讨论。
互动之后,内测版本MOSS试用福利将整场讲座推向高潮。不仅校友们纷纷举手,通过提问感受MOSS在信息搜索、语义理解、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性能,更有很多“复二代”小朋友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前沿科技的力量。
走进病原生物科学:
揭开微小生物的面纱
····
····
····
同一时间, “走进病原生物科学”活动也在枫林校区有序开展。
活动中,校友们的第一站来到了设置在复星楼B1楼的病原生物科学馆。病原生物科学馆由楼梯装饰画、通道长廊人文和主展区科普三部分组成,集科普教育、知识交流和管理宣传于一体。
负责当天活动的2021级基础医学院直博生华同学表示,病原科学馆于去年刚刚布置完成,“具有很强的科技性,后续会考虑加上更多互动性的内容,以便前来参观的人能更深入直观地了解病原科学” 。
一进入展馆,就能看到写着“亲爱的校友,欢迎回家!”的蓝色海报。再向内走,两侧的白色墙体上陈设了各种常见的病原生物,不少校友正在驻足观看并小声讨论。
这里的陈设很现代化,除了展示传统的标本之外,展馆内还使用了可自主滑动的触屏大屏幕、自动播放的视频等新型展览方式。借助展馆内陈设的透明病原放大标本和两侧的展览指引,前来参加活动的校友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从地球诞生到现代社会的病原生物发展过程。
一位1993届生物化学的校友在展馆驻足良久,她说:“我从事这一专业已经30多年了,目前依旧在做生物化学相关方面的工作,很高兴可以借这次机会来病原生物科学馆看看。”
如果说B1楼的展馆主要展现了病原生物的研究成果,那么2楼和4楼的实验室参观就是为了向校友们展现病原生物的研究过程。透过两侧玻璃,依次可见整齐陈列的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操作步骤,使整个展览过程充满科学趣味。
2003届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校友汪先生正在仔细端详其中一个实验设备,他刚刚带着孩子结束在B1楼展馆的参观。“主要是想带着孩子回来看看,给她做一点科普性的启发。”另一位正在此处的校友则是2013届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她告诉我们,自己当年在复旦念书时来枫林校区比较少,但其实对病理科学非常感兴趣,所以很高兴能借着这次机会满足一下自己读书时的好奇心。
从14:00到17:00,活动现场不断有校友前来,有两三校友领着“复二代”们穿梭其间,也有年纪稍长的校友独自驻足认真观看。现场讲解人员则向每一位校友耐心讲解陈列的标本以及相关原理。活动结束后,校友们离开复星楼,前往福庆广场,一路上对活动赞不绝口。
走进公共卫生安全:
肩负健康中国使命
····
····
····
这些年的新冠疫情,或许让每一个人都对“公共卫生”这个名词都有了超越概念本身的体会。当天下午14:00,位于枫林校区复星楼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迎来了20名校友的到访。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是我国高校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实践基地之一。校友们对来这里参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大家在参观中了解到,目前,重点实验室在完善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公共卫生防御体系和公共卫生政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实验室在新冠肺炎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决策和指南制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分阶段确定了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构建新冠病毒传播动力学模型、为政府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
现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带领校友参观了一楼的实验室,并讲解了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和陈列设施,介绍了进入实验室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随后,校友们来到5楼,沿途走廊的展板一一展列着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工作人员带领着校友一边参观一边讲解,过程中,校友们时时驻足,拿出手机拍下精彩的内容,对实验室的重大科研贡献赞叹不已。
走进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探索“人体工厂”奥秘
····
····
····
基因-表型-环境的关联机制像是一座精密的工厂。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不仅有“兢兢业业”进行自我复制的DNA起着指导作用,饮食、生活方式、药物疾病等环境因素也发挥着各种影响。人类表型组研究正是希望通过解析基因-表型-环境之间以及宏观-微观表型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破解各种表型和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正值建校118周年校庆日之际,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举办了“走进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活动,吸引了许多校友们前来。
走入研究院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张江国际创新中心的大型展板,人类表型组研究正是张江国际创新中心生物医药领域的闪亮“新星”。研究院的老师向校友们介绍了“人类表型组国际大学计划”以及团队的学术成果。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目前拥有全球第一个跨尺度、多维度人类表型组测量平台,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如构建泛癌-蛋白质分子表型特征图谱、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决定指纹花纹等。
随后,研究院的老师带领校友们进入实验室和精密测量中心参观,并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这里的功能和应用,让校友们进一步了解了当前表型研究领域现状。
经济学系本科、旅游学专业硕士校友朱先生对表型组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他表示,今天来此参观也与其父亲有深厚的渊源。原来,朱先生的父亲是复旦大学1965级生物学系的校友,曾师从谈家桢,此后也一直深耕于遗传学领域。
毕业于临床护理学专业的校友胡女士在儿科医院工作,比较关注新生儿相关的临床问题。她表示,这次走进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活动让她对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自己的一些困惑找到了答案。
走进数字孪生大脑:
用脑拼出下一个人工智能
····
····
····
任何一个走进张江校区的人都会被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极具科技感的建筑风格所吸引,乘坐电梯来到1楼的中庭总让人感觉置身于科幻大片里神秘的实验室之中。
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的脑科学与类脑前沿交叉研究机构之一。受脑启发的类脑智能是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如何借鉴生物智能实现人工智能的突破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在复旦118周年校庆之际,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邀请校友们踏上前沿科技快车道,一同领略国际顶尖科技前沿的魅力。
2021届管理学院MBA校友孙先生对数字孪生大脑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天他专程来到张江校区参与这次走进科研平台活动。
下午14:00,张江校区里这处平日里安静的地下中庭迎来了60余名校友及其家属,在签到并领取类脑研究院周边纪念品之后,校友们在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执行主任王鹤的带领下参观了亚洲最大的脑影像科研平台——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随后,认知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肖晓向校友们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中心的建设成果,还热情地向校友赠送了其译作《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学术沙龙环节,类脑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对研究院做了介绍,教授赵兴明与副教授李春贺分别做了题为“数智大脑”和“数字孪生脑”的报告。
除了解类脑研究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之外,校友们还在研究院师生的带领下进行了互动体验。大脑“体检”、大脑认知测试实验、“爱的温度计”APP体验、脑电波计划4.0……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吸引了校友们的参与,还点燃了他们对科学原理的好奇心。测试结束后,校友们也化身为“好奇宝宝”,与类脑研究院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各研究课题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科研的大厦不是一朝一夕落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往往凝聚着数代科研人员的汗水,交叉学科的研究更是如此。这次活动搭建起了校友与科研平台沟通的桥梁,也让众多校友见证了母校的成长。
时光渐晚,因兴趣与热爱相聚于此的校友,又带着对母校的祝福离开。与前沿科技亲密接触的体验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有益的启迪。